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恶汉 > 第二八三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二八三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八三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董俷记不清楚那是在几年前,反正当时汉帝刘宏还在,的确是出过这么一档子事。

哦,想起来了!

长沙人区星借太平道之名造反,好像闹出了好大的动静。

先是汝南被袭击,而后又有臧霸被逼造反,号泰山贼,纵横于青徐二州的交界处。

何仪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不过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朱儁很快就把何仪的造反给平定了。

没想到,这家伙非但没有死,反而隐姓埋名藏匿在自己家中……想起来,真可笑。

为什么说可笑呢?

董家是靠什么什么起来的?不就是平定太平道之乱!这么一想,董俷不由得又是一个哆嗦。如果在过去几年中,这何仪何曼兄弟有一点的歹心,那家人可就危险了。

“你……二人为何会投奔我呢??”

董俷沉吟了片刻后,沉声问道:“要知道,你太平道可就是被我董家一手给灭掉。”

何仪笑了,“武功侯,我兄弟也算不上是道地的信徒,当初加入太平道,说穿了不过是为了有一口饭吃。青州造反,无非也是为了求一条活路……我听说武功侯非残虐之人,几十万太平道信徒,就赖武功侯您一句话活下来,所以想来试一试。”

“试一试?”

“没错!”

何曼虽跪在地上,可那九尺身高,看上去格外的抢眼。

挺着胸大声说:“我兄弟自认本领不差,所以想求一场富贵。只是当初不敢投军,因为有不少人认得我二人。所以远赴临洮……这些日子来,我兄弟一直在观察武功侯。武功侯你是个好汉子,我们服气你。所以就禀明了老太君,前来效力。”

这么说,奶奶是知道这二人来历的。

怪不得刚才一声不响的就走了。呵呵,既然奶奶把这二人推荐过来,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董俷起身,把何仪何曼兄弟二人搀扶起来。

“我刚才说过,过去的事情我不管,你二人既然在这危难之时投效我,我很高兴。”

何仪激动的说:“这么说,武功侯愿意收留我兄弟?”

一旁的李儒叹了口气,“还不过来见过主公!”

“多谢主公收留!”

何仪何曼二人上前一步,再次跪下见过董俷。这一次,董俷却没有阻拦他二人。

这是一个仪式,一个规矩,董俷也不想破坏。

待兄弟二人站起来后,董俷说:“我观你二人精于步战,不如先做个步兵都尉吧。”

“不行!”

大厅中在座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何仪兄弟居然会断然拒绝,连董俷都有点糊涂了。

何仪说:“我兄弟有自知之明,不是领兵打仗的料。我二人愿为主公马前卒,牵马缀镫,抬个兵器什么的,倒还能凑合。至于统帅兵马,我兄弟二人确实不堪担当。”

自古只有嫌弃官儿小的,倒是没见过觉得官儿大的。

董俷不由得笑了起来,“何仪,我家狮鬃兽若不披甲的话,可日行千里,你们二人如何能跟的上?再说了,你兄弟二人都有一身好本事,做我马前卒岂不是委屈了?”

“不委屈,不委屈!”

何仪何曼连声道:“我兄弟自幼就练出了一双铁脚板,虽比不得主公宝马,但寻常的马匹,却不在话下。”

董俷劝了半晌,但何家兄弟就只愿意做他的马前卒。

无奈之下,也之后点头同意。何仪何曼这才露出笑容,兴高采烈的站在董俷身后。

“好了,说说正事吧。”

待这件事情处理完毕,董俷把话锋一转,询问郭援,“叔业,你刚才有什么事情?”

不等郭援开口,李儒抢先道:“主公,刚才有探马回报,那李傕郭汜调集京畿六万大军,自雒阳开拔出来。我计算了,其先锋人马,至少会在天亮时分抵达谷城。”

董俷已经和李儒商定了早先的对策。

六万人马,可不同于早先在雒阳城下的撕杀。

从表面上看,董俷手里的兵马是多了不少。可是从战斗力而言,却是低了许多。

原因很简单,徐荣本就是个精于兵事的人,而且麾下亲军,全都是从凉州带过来的老人。这些士卒,不管是从战斗力还是凝聚力而言,远远高过于谷城的兵马。

雒阳城下一马平川,适合骑军作战。

而谷城地势相对就变得复杂,骑军很难挥出威力。

最重要的是,谷城的兵马人数看似不少,可大都是从流民中招募,和那些身经百战的凉州士卒想必,差距甚远。而且多为步卒,装备与徐荣李儒的那些兵马,也有天壤之别。

之所以在谷城驻军,是当孟津一旦生危险,谷城的兵马可以在一日之内抵挡,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的话,雒阳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拨人马,做出应对。

若是用这些兵马出战迎敌,只怕不等打起来,阵脚就乱了。

他们乱了还没什么,最害怕的是一旦乱起来,冲了徐荣部曲的阵脚,那才坏事。

用一句简单的话:谷城的兵马打顺风仗可以无往不利,但是一旦遇到危险,会第一个崩溃。这样的一支人马,不足以仪仗,最多就是在士卒的数量上看着好一些。

董俷明白这个道理,李儒等人也清楚这个道理。

郭永沉吟了一下,“主公,李郭二贼兵马众多,我们不可与之硬来啊。”

李儒点头道:“仲业说的不错。而且谷城不可守,当尽快从这里撤出,退守函谷关。”

这原本就是李儒和董俷商议好的事情,不过在这个时候说出,再恰当不过。

董俷想了想,“不可一下子撤出谷城,否则军心必然慌乱。徐荣,我命你以六百铁甲军为主,虎女为辅……恩,仲业可调拨一千人马与徐荣将军。你持我符节,送家眷老小先至函谷关,我会让典佑典弗为你副将……函谷关尚有我一些兵马在,你到了函谷关后,可立刻加紧整备,我估计会在函谷关外,有一场惨烈的恶战。”

徐荣是个很老实的人,平时不怎么说话,但做事非常稳重,性格果决。

由他来打理函谷关,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董俷把家眷老小都交给了徐荣,却是一种极大的信任。那就是说:我将家眷托付给你徐荣,你是我非常信任的人。

有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作为徐荣而言,他选择了董俷做主公,同时最为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得不到重用。

董俷的这个决定,也将他心中的那点不安打消。

激动的站起来,“主公放心,荣定将老夫人等安全护送至函谷关。”

董俷看了李儒一眼,李儒也正在看他。

当两人目光接触的一刹那,李儒的心里,突然生出许多感慨:西平,变得老辣了!

如果说以前的董俷是个愣头青的话,那么现在他的手段,就显得有所不同。

也许,真是是挫折能令人成长吧!

徐荣固然忠心,可他手里却有一支数量可观的人马,令人不得不去小心提防。董俷在轻描淡写中解了徐荣的兵权,把徐荣的两千骑军纳入麾下,同时又让徐荣感激非常。

这在以前,董俷绝对不会这么做。

但现在,他做的非常好,甚至超过了李儒的预计。

李儒的铁甲军,那是董卓最为亲信的人马,只忠心与董家。别说李儒,如果董卓还或者,就算是董俷都无法指挥调动这支人马。徐荣,更不可能控制住铁甲军。

董俷微微一笑,却不禁叹了口气。

凉州军强悍,这固然是一个事实,但始终存在这一个隐患,那就是对凉州军的控制力。董卓是凉州军的领这不错,可并非是所有凉州军都会听从于董卓的命令。

凉州军中,派系林立。

除了董卓直属的人马之外,陇西牛辅、三辅李郭、秦胡韩猛……等等诸如此类。

每个人手中都有自己的班底,麾下的兵马也只听从其主将的命令。

董卓在凉州打了六年仗,一方面是和羌人作战,同时也在用惊人的速度吸纳兵马。

所以,凉州军人马众多,但却无法及时的消化。

如果当年董卓不进雒阳的话,在凉州多停留三四年的时间,情况就会好许多。这也是李儒当时不敢派人去三辅击杀李郭的主要原因,害怕李郭的人马出现巨大反弹。

李儒说:“仲业,你立刻清理谷城库府,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不能带的……就集中起来。文开,你率一千凉州军,与仲业一同动身,绝不能给李郭留下半点物资。”

郭永和华雄忙起身应诺。

虽然不是很愿意,但华雄也非常清楚,现在可不是什么建功立业的时候。

一切当以大局为重,其他的嘛……呵呵,来日方长。

郭永华雄领命而去,大厅中只剩下董俷李儒和郭援三人。

“郭援!”

“喏!”

李儒把郭援找过来,在他耳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吩咐了一遍之后,郭援也领命而去。

董俷笑了,“姐夫这番布置,果然深得我心。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容撤离了。”

李儒却没有笑,反而露出一抹忧虑。

“西平,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也不能过于乐观。看郑泰这番布置,一环扣这一环,环环相连,步步杀机,端的狠辣异常。我现在担心,他有后招埋伏,不可不防。”

“后招?”

董俷心里猛然一咯噔。

他想起来了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在司马防书房里所找到的那封残信,里面有皇甫、恶虎的字眼。如今那残信中大部分的字眼都已经得到了确认,剩下的这皇甫、恶虎,又是什么意思呢?

“姐夫,我在弘农司马家搜到了一封未曾烧完的信件!”

董俷沉吟了片刻,把那残信的内容讲述了一边。

李儒不由得先一怔,略显浑浊的眼珠子滴溜溜的打转,沉吟片刻之后,突然啊的惊叫一声。

“姐夫,想出了什么?”

李儒脸色大变,让何仪去找来了一副地图,放在桌子上铺开。

董俷认出,那是三辅地区、凉州、并州的地图,见李儒脸色难看,不由得忐忑不安。

“我小看了郑泰,小看了郑泰!”

李儒筹谋了半晌之后,仰天出一声长叹。

“姐夫,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原以为,郑泰的筹谋只在京兆,可现在看来,他所谋之大,端的是匪夷所思……原本,我想撤出京兆,占领函谷关,据守关中。用不了几日,只需李通韩猛杨定三人出兵,我们同时兵出函谷,则京兆就可以失而复得,可现在看来,却危险了!”

董俷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

不由得急了,“姐夫,究竟是怎么个情况,你却是与我说清楚啊。”

“你看,我本来筹谋据守函谷关后,大方自临洮出兵,你部曲可从临泾北地等地出兵,而后可派人急招吕布,自梁山口火速进入三辅,则李郭兵马不战自溃。而后我们占居三辅,连接凉、并二州,就能震慑冀州,虎视豫、兖,动乱指日可定。”

董俷点头,“这不是很好吗?”

“可你刚才说的那封残信当中,却提到了皇甫……你难道忘记了,安定的皇甫家族吗?”

董俷面颊猛然抽搐,瞳孔随之放大。

“你是说……”

“莫要忘记了,皇甫嵩可是死在你的手里。”

董俷顿时哑口无言。时过境迁,几乎把这件事都忘记了。当初皇甫嵩被他误杀,后来虽有刘洪出面,汉帝维护,此事最终揭了过去。若非李儒提起,董俷真的忘了。

“皇甫嵩虽死,可不要忘记了皇甫一族在安定的威望。皇甫立足安定已经有百年时光,绝非一般的豪族可比。我听说,皇甫嵩之子皇甫郦,也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