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到了林场镇最大的一个山货铺子,推门进去,几个营业员正在那聊天,看了一眼几个人满是是泥的样子,就知道又是村里人来卖蛤蟆了。
“抓了几斤?”
这里的营业员倒不会狗眼看人低……主要是因为他们打交道的人都是山里人,再说铺子那么多,谁狗眼看人,人家又何必卖给你?
不过话还是说的不咸不淡,于洋笑道:“七千多斤吧。”
“嗯,母的一斤一百二……多……多少?”
营业员这才反应过来,以为自己听错了,又看了一眼于洋。
“七千多斤。”
“唉呀妈呀!老板!老板!出来下,来大买卖了!”
老板在后面呼喝道:“咋呼什么?大早上的被踩了尾巴了?”
那营业员急匆匆地跑到后面,表功似的说道:“有人来卖蛤蟆,七千多斤!”
“真的假的?”
老板也吓了一跳,冲了出来,看了一眼于洋,有些不敢相信。
此时的于洋披着件羊皮袍子,裤子还是林场镇中学的校服,看年纪就能看出来只有十七八岁。
后面跟着几个四五十岁的村民,老板疑惑道:“你们都是一起的?”
“嗯,有事和他说就行。”李国全指了指于洋,一脸信任。
老板狐疑了看了眼于洋,心说这孩子这么年轻,怎么那几个人还服他?
不过心里虽然疑惑,可这毕竟是大生意,不敢怠慢,自己先出去看了看外面,吓了一跳。
以往来卖林蛙的,最多也就是带个一桶,那就乐得跟吃了蜂蜜似的,如今这外面可是满满当当的七八车,密密麻麻的水桶,他哪见过这样的阵势?
随手打开一个麻袋片,抓出一只一看,就知道都是真的。红呼呼的肚皮,肥硕的身子,黑色条纹的脊背,绝不会错。
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只要一转手,这几千斤林蛙就能让自己赚上一大笔钱,现在日本韩国都在流行吃林蛙油,国内一些大城市也已经开始风靡。
而且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送礼的人不少,领导可是喜欢这种正宗的山货。一盆炖蛤蟆、一锅细鳞鲑,少说也得两三千块,可看起来却又朴素无比,正符合四菜一汤的标配。
高兴地搓了搓手道:“小兄弟,你这还真够多的,整个镇上也就我能吃下这么多。放心,都是现金。”
“哦,好地方啊。”冲着后面招招手道:“拿秤。”
两个营业员抬出一台二百斤的磅秤,于洋看了一眼,呵呵笑了一声。
这里面的道道太多了,o1年的时候电子秤在林场镇还是稀罕物,大多数用的还是用秤砣的磅秤。
不管是磅秤还是抬秤,都是坑人的选。抬秤的话,两个抬秤杆子的人稍微动一下手脚,一次十斤八斤的就没了;而磅秤更坑,或是腰间带着磁铁,或是手指轻轻拨弄,一个好手可以将二百斤的东西称出来一百八十斤,只有这样才算是出师,能跟着去村里收黄豆、木耳之类的东西。
老板听到于洋呵呵一笑,就知道遇到懂行的了,却拍着胸口保证道:“大兄弟,这么说吧,我这人绝不坑秤。我也是农民出身,知道咱农民弄这点钱不容易……”
于洋才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回身跟李国全道:“李叔,你去买个电子称。”
又回头和老板说道:“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称两次嘛,大家心里都舒服,你说是不是?”
老板面色不愉道:“你这后生,怎么还信不过我?你在镇上打听打听,我啥时候坑过人?我一年百十万的买卖,还能坑你们这点钱?”
于洋听着这种看似交心的话,很淡然地道:“要么称两次,要么我去别处卖。”
店老板一愣,从没见过这样说话的,平时就算是非要用秤称两次,也会先互相恭维一番信得过只不过之类的话,这小毛孩子怎么根本不谈这些话?
他有对付别人的经验,有些话说的自己听了都觉得自己是圣人转世,可真是从没见过这种说话办事如此直接的人,咬咬牙看着外面那堆积的几千斤林蛙,心说这要是秤玩得好,少说也能坑出来二三百斤!
如今话都到了这个份上,他知道别的店铺没有这么大,一次吃不下这么多,有心赌一把,也平淡地说道:“你信不过我,那这买卖没意思了。”
于洋只是点点头,一句废话都没说,转身就走。
店老板的心在咚咚跳,等着于洋先回头,这是一场无言的战争,谁先回头谁就输了。
可于洋却根本没有停步的意思,终于在半只脚踏出门外的时候,店老板再也忍不住喊道:“大兄弟!回来吧,按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