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抗日之血色烽火 > 第六十一章 中德之辩

第六十一章 中德之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方椒伯微微的喘了口气继续道:“远在欧洲被孤立的德国则需要稳定的工业原料供应,而我们则可以提供包括钨在内的工业军工原料,也正是这种关系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德国人与我们中国是在相互帮助。”

林定远微微一笑道:“国际事务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凡尔赛条约体系限制了德国的工业出口,其的军队被限制在十万人以内,国内的军工生产被大量削减,但即使如此,条约并不能改变日耳曼人在欧洲军事方面的创新上的领导地位,德国国内的许多工业企业仍然保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和研发实力。因此德国人为了绕过条约的限制,这些工业企业开始与国外合作,比如同苏联和阿根廷、西班牙、瑞典等国,合法地生产武器并出售给国外,德国亦在为了自身的发展,我们同样也是,廉价的人力和矿物资源,从长远发展的看我们是在饮鸩止渴。”

林定远的观点让方椒伯一愣,闭目沉思了片刻道:“我们现在所处的形势还有供我们选择的余地吗?日本人的野心只能是越来越大,不出三、五年时间,中日之间必将爆发全面战争,这不算是危言耸听吧?”

方椒伯的远见让林定远顿时一愣,现在国内对日本人都是一片喊打之声,但是能够真正看清中日两军两国实际真实差距的却没有几个人,借用德国之手发展军备快速提升部队实力,无疑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没有此番的中德军事全面合作,恐怕淞沪会战也不会坚持数月之久。

林定远知道因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整个世界格局变得很不稳定,在中国国内的工业化进程由于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而陷于困顿,但是德国工业,进出口商和国防军都想从发展中获得利益。

直到满洲事变之前,中国的整体工业化的进展还并不顺利,诸多利益集团的阻挠让国家工业化举步维艰,满洲事变让伪满洲国变成了日本的傀儡国,并直接导致中国的工业政策重心朝向以抵抗日本侵略为目的的军事和军备工业发展。

直接给南京国民政府带来的巨大好处就是巩固了蒋介石在中国的政治核心统治地位,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可以说中德关系很大程度上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纳粹党掌权使中德政策走向变得清晰,在此之前,德国的对华政策是充满矛盾的,魏玛政权的外交大臣极力鼓吹政府应在东亚地区保持中立,并反对国防军工业体系直接和中国政府进行合作。

德国的进出口商因为担心政府会在他们的生意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自然也是极力反对,而且纳粹政权推行的是战时经济政策,动员全社会扩大生产并对诸如钨、锑等重要的军需材料以及各种原材料进行战略储备。

通过德国商人与中国商人直接的商业运作竟然能够影响到两国政府的国策,对于林定远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却又真实的发生在眼前的事实,方椒伯就是一个这样具有足够影响力的人。

同样,在方椒伯的眼中,林定远也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年轻人,虽然观点举止有些稚嫩,但是头脑其的头脑是清晰灵活的,而且通过谈吐举止,方椒伯认为林定远对德国还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年轻人不正是未来中德军事全部合作之中所需要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