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剑第一百四十九章皇帝余真意身处炼狱洞天,却十分担忧外界的战况。
不知道大唐皇帝,会如何应对妖族的入侵。
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中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讳疾忌医”等著名的寓言故事,该书的编者利用这些故事,生动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读来既栩栩如生,又包含哲理。
比如书中写道:“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意思是说,雄鸡报时、狸猫捉鼠,让它们各司其职,发挥长处,这样才能物尽其用,提高办事效率。
这句话当然是以动物来喻指人,说明有不同特长的人应该从事不同的职业。举例来说,身强力壮、统兵有方者,应该领军征战,保家卫国;而智谋出众、治国有术者,则可以处理政务、出谋划策。皇帝作为我国地位最高的存在,也各有特长,如书画双绝的宋徽宗、辞藻华丽的南唐后主。
皇帝和打仗,在历史上并非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组合,因为大部分的帝王都是常年在皇宫之内处理政务,如果有战事发生,只需要在朝堂之上调兵遣将即可。不过,我国古代也有许多御驾亲征的例子,另一方面,许多开国之君也都是靠着自己领军作战,逐渐取得天下的。
在这里,我们排除一些虽然在“武功”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自己几乎没有带兵作战的君主,如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他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主要是委派王翦、王贲等将领作战;此外,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击匈奴的汉武帝自己也并没有率兵出征,和匈奴铁骑刀兵相向。所以,他们显然不属于会打仗的皇帝。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先来说说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
和他的先祖汉高祖刘邦相比,刘秀统一天下的难度或许要更大,原因在于,说起刘邦帐下的出色将领,人们会脱口而出韩信、樊哙等战功赫赫的名帅名将,但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可能加在一起也不如韩信的知名度高,在刘秀征伐天下的过程中,他自己才称得上功不可没。
刘秀在宛城起兵,很快联合绿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又亲率千余骑兵为前锋,在昆阳之战中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最终凭借万余兵马将王莽的主力部队消灭,加速了新朝的覆灭。新朝被更始政权代替后,刘秀在河北发展壮大,一举攻入关中,随后,刘秀以此为根基,相继攻灭了许多的割据势力,统一天下,成就了东汉。
东汉末年,枭雄曹操的出现一度让天下呈现统一的态势,他年少励志为将,精通韬略兵法,在征伐天下的过程中,他为父报仇攻下徐州十余座城池,攻打张绣取得宛城、攻打吕布使得猛将殒命,又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击败了雄踞河北的袁绍。
河北平定后,曹操北伐乌桓,安置匈奴,又西征韩遂、马超,夺得西凉之地,再加上从张鲁手中夺走汉中,这些战争曹操都亲身参与,常常自己投入战场拼杀。最终,用一个统一安定的北方为自己戎马倥偬的半生画上了有些遗憾的句号,连蜀汉丞相诸葛亮都在《后出师表》中夸赞他道:“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唐太宗李世民当然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之一,他从小文武双全,十七岁就曾从军解救被突厥围困的隋炀帝,后来,李世民在跟随父亲镇守山西的过程中又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隋朝末年,天下豪杰纷纷掀起叛乱,李世民力主起兵,很快攻入长安,此后,他又南征北战,为唐朝统一不遗余力,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皇帝在两界山上,自然要注意吃喝的东西。
安全一事,不可马虎。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衣食住行都要是最好的。皇帝在吃饭的时候都是单独用餐,不和其他人一起,连吃饭都这么孤独。怪不得叫孤家寡人了。虽然是一个人吃饭,但需要一群人伺候着,皇帝一般每次吃饭都是上百道菜摆在桌子上,有人会问这么多菜吃一次要多费劲啊,这点你完全不用担心,皇帝想吃什么都会由太监伺候着。
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还要表现出真好吃的样子,否则皇帝会不高兴的。
皇帝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什么时候吃饭完全凭借心情。因此为皇帝做饭的御膳房要一直有人待命,皇帝饿的时候,就会对身边的小太监说“传膳!”,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没多久,御膳房就把一道道佳肴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每次吃饭前都会有人前去尝膳,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在饭菜里面下毒,在皇帝吃饭前,都会有个太监亲自把饭菜一道一道的吃一遍。
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开毙命的危险,之后皇帝感觉这样子太不卫生了,该进为用银针验毒,每道菜都用银针试一下,如果有毒,银针就会变黑。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在魏晋时期,曾有用人乳汁做菜的传说,后来的皇帝御膳中是不是这样?
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
皇帝喜欢“吃独食儿”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目前知道比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帝并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
皇家自称孤家,吃饭时也是自己一个人吃,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称为“吃独食儿”。虽然皇帝喜欢吃独食儿,但吃饭时不会就他一个人,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因为菜太多,桌子摆得满满的,用餐时远处的菜便够不着。但不必担心,皇帝吃饭时,并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送到嘴边。
皇帝用膳时,除了太监在场,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提起龙袍,我们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是古时候的皇帝,身着金色龙袍的皇上,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龙袍就是皇权的象征,所以龙袍通常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所着,但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其实女性也是有龙袍的,大家都知道在女性的地位很低,那么为什么有女性可以穿着的龙袍呢?
要知道,就连太子都不能穿龙袍,只能身着蟒袍以此来区分和皇帝的身份差别。
龙袍正如它的名字,就是身上绣着龙章图案的衣服,根据各个朝代出土可以看到,大多数皇帝的龙袍上有九条进龙,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之所以龙袍上的龙是九条,还是因为受到古人的思想。《周易》中崇尚“九五之尊”。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皇家建筑和家具的摆设也多是采用九,五两个数字。
但是,万事无绝对,也有一些朝代的龙袍选择了使用十二条龙,十二条龙被绣在一个圆的中间,历史学者也因此将其称为“团龙“。
一件龙袍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史记记载,上供给皇帝的龙袍使用的是产自苏州和杭州交界的两地,选用的是中国最好的蚕丝,然后由两个技术非常好的编织能手使用一种高达一丈五尺的纱机编织而成,制作工艺非常的复杂,通常分为刺绣和缂丝,其中缂丝这种制作工艺已经流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缂丝这种制作工艺在明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于其他服饰了,通常只在龙袍上使用,这是因为制作工艺太过于复杂,通常一件皇袍需要耗费工匠好几个月的心血,并且由于龙袍不是有一个人完成的,所以织工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并且织工必须非常谨慎,因为一旦弄错了耽误了上交的时间惹的皇上不开心人头可能就不保了。
所以工匠必须非常的小心,这也就导致了工作量更加的繁重,人工和成本都是其他的几十倍。所以龙袍是非常的尊贵的。
不仅制作工艺非常的复杂且讲究,就连使用也有非常多的规则。就拿清朝来举例。
皇帝的龙袍同时具有着礼服和吉服的作用,在由皇帝主持的一些非常重大的典礼,又或是非常隆重的祭祀场合,皇帝通常是同时穿龙袍和朝袍。而且,在皇帝参加祭祀的前一天,还要提前穿明黄色或者是蓝色的龙袍去中和殿或者太和殿阅视祝版,通过这种形式来祈求即将到来的祭祀能够顺利的进行。在不同的场合皇帝的龙袍也是不一样的,通常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
其中礼服是再隆重的场合才会穿,比如:大朝,大祀,或者其他一些隆重的典礼。吉服则是在稍微不那么重要的场合穿,如:劳师,赐宴,等活动。而常服则如它的名字通常是在平常皇帝穿的衣
服,比较随便。而行服主要是在皇帝远行的时候穿。不仅衣服分场合,就连皇帝身上的配饰也是很有讲究的,在不同的场合宫女会帮皇上提前准备好皇帝要带的配饰,然后按照规定好的佩戴方式给皇帝带好。
那么女性的龙袍又是什么情况呢?
原来,不仅皇帝有,皇后和皇太后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龙袍,当时也称为帝后吉服,这种龙袍除了纹饰有所不同以外,都和皇帝的龙袍别无大异,随着服饰的发展和人民思想的进化所以八团纹样最后让位于女性,从此成为了后妃的专属纹样。
皇后的冠服和皇上的冠服一样也有着严格的分类,颜色大多数为明黄色,还有一些皇后的冠服中间有叠裙,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皇后的朝服上虽然有八条行龙,但是要比皇上的朝服上的龙要少很多。
有趣的是,除了龙袍以外,女性还有朝褂,和朝裙,款式非常多。
并且女性的朝服设计的更加的细腻,通常使用透气凉爽的纱来编织朝裙。而朝褂则都是由石青色的布料制作,绣有八爪金龙,象征着皇后的高贵,但是下面绣的纹则更加的多样化,有绣八宝纹的也有绣寿山纹的,还有很多纹路,非常的精致美丽。
朝褂的形状似长坎肩,通常被皇宫的妇人穿在朝服外来装饰自己,而皇后的吉服相比起来就要稍微简单一些了,没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花纹,但是华贵的织绣物还是躲不掉的。
虽然有很多女性穿过龙袍,但是真正穿过象征着皇权的龙袍的女人历史上可仅仅只有一位,那就是武则天大帝。
在古代一些有钱有势的人,都将自己的性命看的比任何事物都重要。所以一般这些人,都会请一些有武功家底的人来保护自己。而作为当时的最高统领皇帝,贵为天子,自然也是将性命安全看的更重要,而他们的身边更是高手如云,身边时刻会有着大量的贴身侍卫去保护着他们。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皇帝是如何确保自己不会被这些贴身侍卫暗杀呢?
大家都知道皇宫里会有大量的太监和宫女在御前伺候。在皇宫里这两类人大概是地位最低的了,对皇上构成性命威胁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一般来说,太监和宫女地位低下,所以就不会有什么异心,因为他们本身就要靠皇上而活,如果皇帝不在,他们也只会更悲惨,所以呢,让他们在御前行走,是为了可以保护皇上的安全,如果有侍卫造反,他们也可以做出一些反应,而且有些太监也是会武功的。
第二点就是,一般都会选择一些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做贴身的侍卫,一般皇子在开始读书的时候,会找一些陪读,这样呢,就会和皇子一同长大,培养出来很深的感情。这样即使不把他们培养成侍卫,一般他们都会贴身保护皇上的安全,所以不会有什么疑心
还有一点就是会设立多个机构,他们会在身边设立很多可靠的军队,这些军队都是精挑细选,被特意的长期训练,武功高强,而且只听从皇帝的命令。
每次皇帝出游都会有很多军队跟从,正是因为这样的设置,才可以看到这种场景。而且呢,他们也会根据自己所做的工作领取更高的俸禄。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更加卖力的为皇帝做事,这样也就可以使当朝的皇帝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最后就是一种比较精密的处理方式了,就是有些皇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将处于什么地位,所以呢会花费大量的钱财去寻找一些武功高强的世外高人。并给这些高人加官进爵。而这些人因为从小认识,都比较重情义,便会一心一意的保护皇帝了。
通过这些方式呢,当朝的皇帝,即使身边高手如云,也不会担心自己被害,只要一心一意的去处理国家事务就可以了。
从西周以来大多情况下都是立长不立贤,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中分配国家权力大小的制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周超的嫡长子制度在起初是很严格的,不管身份如何,都必须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继承财产,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说什么意外身亡等等。到了秦朝之后就不太考虑是不是正妻所生的了,只看是不是长子。
天子所娶的正妻一定是有着庞大的势力家族,只有强强联盟才能维持好中央的势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是不愿意立长的,这就导致了内乱时常发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谁第一个都城谁就是君主,秩序一片混乱。再往后,都城的禁卫军要想立自己心仪的人做皇帝,就得先要做第一个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的人,隋文帝晚年废长子杨勇立杨广,大臣也都很支持。
立储君在王室之中就是大事,如果皇帝偏离了“立长”的原则的话,有可能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反对的理由一般有两个,一是立长是自古以来的立法,不能破了老祖宗的礼数,二是如果立贤不立长的话,大臣和皇子会钻空子,大臣们肯定会说自己支持的皇子贤,那样朝堂上一定会大乱的,其中暗箱操作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说谁就是谁,实际如何太难考证。还有就是大臣所支持的皇子被当选的话,新皇子很可能会被大臣控制,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贤明在主观上是可以改变的,长子的身份客观上就存在的,立长不立贤是选择继承人最稳定的方法,只要是治理正常,从小培养他的治国理政的能力,长大后做一位合格的君主是没问题的。
上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有很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们是了不起的皇帝军事家。但御驾亲征也有极大的风险,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导致隋末大乱。因此除非武将出身的皇帝,大多数皇帝都不轻易冒险。
唐高祖李渊是会带兵能打仗的,曾领兵击败母端儿农民起义,收编一万多人。隋末大乱时,李渊率军三万强渡黄河攻入长安,奠定了李唐近三百年的基业。但李渊称帝后再没有带过兵,三个儿子能力都很强,又有李靖、李这样的猛人挂帅,李渊自然不需要亲自出征了。
李渊建立的大唐王朝不用多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私以为唐朝上层政变不断,也放松了对百姓的管制,唐朝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过得最舒服的时代。唐朝灭亡后百姓十分怀念,上一次百姓怀念前朝恐怕还是西汉。
隋文帝杨坚是一位较少带兵的开国皇帝,但同时又是一位铁血皇帝。他篡夺北周大权时大杀宇文氏诸王,派郧国公韦孝宽打败相州总管尉迟迥。建立隋朝后,隋文帝派杨广和韩擒虎灭陈,派大将杨素平定岭南,向北派兵击败突厥。隋朝不缺仗打,但隋文帝从不亲征,因为他夺权的过程中十分谨慎,后来也就从不冒险了。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励精图治,缔造了辉煌的“开皇之治”,他开创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为后世所沿用,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评价都很高。
唐高宗李治因为李世民和武则天强势,总是给人软弱的感觉,其实这是不对的,李治可是打造了大唐乃至汉人王朝最大的疆域。李治善于发现和重用军事人才,苏定方、刘仁轨、高侃、程务挺、黑齿常之等。李治在位期间平漠北、破高句丽、败倭国、灭西突厥等,李治也曾想御驾亲征,可惜老婆不愿意,武则天权力还不稳固,可不想病恹恹的李治出意外。
唐高宗在位期间缓和了贞观末年遗留的阶级矛盾,制订了影响深远的《唐律疏议》,打造了大唐最辽阔的疆域。但同时他也纵容了武则天,为大唐留下了隐患。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能力很强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兼并朝鲜、吞并百越、讨伐大宛、北击匈奴,奠定了传统汉地的基本范围。但汉武帝是一位政治家和战略家,对于带兵打仗这种粗活,还是卫青、霍去病更合适。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一直被指责穷兵黩武,前期卫霍打赢了就是攘夷拓土,后期李陵、李广利打输了就是穷兵黩武,这么说是不合适、不科学的。汉武帝期间文史、军事、经济等都得到了发展,丝绸之路也带回了丰富的食材,汉武盛世是毫无疑问的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灭六国、征百越、败匈奴,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在位时猛将云集,尉缭、王翦、蒙恬、赵佗等,实在是没必要御驾亲征,经历荆轲刺秦后,秦始皇是小心谨慎的,打仗这么危险的事怎么可能轻易涉险。
所谓“御驾亲征”,说的是天子亲自率兵去和敌人打仗。
天子为什么“喜欢”御驾亲征呢?刘邦的理由是:“朕观班中臣宰,多半而鬓发斑白,无人掌师。寡人御驾亲征,迎敌陈,除河东万姓之灾,免黎民涂炭之苦。”
也就是说,刘邦御驾亲征,是因为大臣们大多老得头发都白了,无人带兵打仗,他不得不亲自出马。
驻守马邑的韩王信因与匈奴作战败多胜少,并向匈奴求和,刘邦怀疑他与匈奴勾结,致书责备,韩王信担心刘邦要杀他,干脆真的与匈奴约定一起进攻汉朝,并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与匈奴狼狈为奸,会师南下,把太原郡占了。
韩王信谋反后,刘邦决定御驾亲征。他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平定叛乱,二是赶走匈奴人。第二年夏天,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怀着必胜的信念,浩浩荡荡开往前线。
汉军初战告捷,在今山西沁县小胜了一把。还等啥呢,乘胜追击吧。前哨探军刘敬说皇上千万追不得,那是敌人的诱兵之计,刘邦哪里肯听,带领先头部队一直追一直追,追到大同的平城,果然中了匈奴诱敌深入之计,刘邦和先头部队被冒顿单于四十万大军包围在白登
山。
七天七夜之后,粮草用尽,外无援兵,皇帝老儿眼看就要被包饺子,千钧一发之际,擅长阴谋诡计的谋士陈平死马当活马医,出了个贿赂单于老婆的“馊主意”,没想到枕头风一吹,单于居然将包围圈打开一个缺口,放走了刘邦。
白登之围后,匈奴对汉朝长达近百年的欺负史开始了,逼得汉朝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用屈辱的“和亲”政策换来一点安宁,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
东吴孙权袭取荆州,把关羽杀了,惹怒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大哥刘备。
他忍了两年。两年后刘备称帝,决定兴兵伐吴,一为夺回荆州,二为关羽报仇。
至少在诸葛亮看来,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刘备不听诸葛亮和其他大臣的劝阻,不但要伐吴,还决定倾全国之力,誓与东吴鱼死网破。刚做皇帝三个月,他就迫不及待地亲率七十多万军队,进攻东吴,先头部队很快夺取了长江三峡峡口,攻入吴境,并顺利拿下秭归。
东吴大都督陆逊果断实行战略退却,完全退出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蜀军,并积极准备反攻,最后采用火攻,将刘备七百里连营烧了个精光,又集中兵力四处围攻,蜀军溃不成军,大部分死的死逃的逃,车、船等军用物资损失殆尽,刘备连夜突围逃到今湖北巴东东北,又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差点成了俘虏,若不是驿站人员焚烧溃兵丢弃的装备堵塞山道,刘备注定在劫难逃。
逃到位于奉节的白帝城后,刘备一病不起,次年四月病死在白帝城。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夷陵之败”。
夷陵之败后,新生的蜀汉政权到沉重打击,多名大将阵亡,损失士兵、物资无数,蜀国元气大伤。刘备死后,国内又叛乱四起,诸葛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花了五年工夫,才平定了那些叛乱,使国力恢复到勉强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苻坚是五胡十九国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前秦帝国在他治理下,走上轨道。他任用汉族一位平民出身的王猛当宰相,是他最大的成功。
管仲临死时向姜小白所作的建议,姜小白大大的不以为然。王猛临死时向苻坚所作的建议,苻坚也大大的不以为然。
王猛警告苻坚说:“国家的死敌不是晋帝国,而是杂处在国内的鲜卑人和羌人,他们的首领又都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有些更掌握兵权。我们最大的隐忧在此,必须早日纠正。”临终时再强调这个警告:“严防鲜卑,严防羌。”
但苻坚是一个胸襟开阔,从不猜忌人的人。这种高贵的情操必然产生一种观念,认为只要诚心待人,对方一定诚心待我。所以他对那些投降或被俘的帝王将相,从不杀戮。甚至如鲜卑亲王慕容垂,羌部落酋长姚苌,反而引为知己,宠爱有加,授给他们高等官爵和很大权柄。
苻坚统一北中国后,下一个目标是统一全中国这是任何分裂时代,每一位英雄豪杰都具有的愿望。383年,苻坚南征,命他的弟弟苻融率领步骑联合部队25万,担任先锋。
大军从长安出发,直指晋帝国边境重镇寿阳。
消息传到建康,像大地震一样,东晋帝国大小官员一个个面无人色,宰相谢安更目瞪口呆,赖以抗敌救亡的大将谢石和先锋谢玄,总共只有兵力五万人。派遣紧急赴援寿阳的将领胡彬,也只有水军五千人。用这一小撮胆颤心惊的部队去抵御一百万能征惯战的强敌,其结果比鸡蛋去碰石头,还要明显。
人心惶恐,不可终日。谢安不是靠才干而是靠门第取得高位的,谢石是谢安的弟弟,谢玄是谢安的侄儿,政府大权,久在谢姓家族之手,皇帝司马昌明不过是个木偶。谢玄向谢安请示军机,谢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茫然说:“另外有命令。”
偏偏这个传令兵又被前秦兵团的巡逻队擒获,晋军虚实,完全暴露,可以说一切不幸都落到摇摇欲坠的东晋帝国头上。前秦兵团先锋司令苻融看了胡彬的告急文件,向苻坚报告说:“晋军既弱又少,一击即破。我们必须迅速行动,才能一举把它的主力摧毁,免得逃脱。”
谢石决定照朱序的话孤注一掷,向淝水挺进。前秦兵团在淝水北岸构筑工事,谢石派人告诉苻融:“你们领兵深入,当然为了求战,现在隔河相峙,好像作长久打算,岂不有失初意。请向后稍退,让我们渡河。”
强敌当前,弱小的一方竟敢渡河,只有天绝其魄的人才选择此一死法。苻坚告诉苻融说:“等他半渡,我们用铁骑冲击,使他无一人生还。”于是,答应谢石的请求,下令退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苻坚这个退却命令,是他直接向全军颁发的,所以全军同时行动,乱哄哄地变成排山倒海般狂奔,以致失去控制。谢石乘着敌人汹涌后退之际,毫无困难的渡过淝水,闪电般展开攻击。
苻融亲自出马,绕着大军边沿掠阵,企图阻止他的军队后退,可是坐骑忽然栽倒,竟被乱兵践踏而死。朱序乘机在后高呼:“秦兵大败了!”
前秦兵团本来是主动撤退的,到此竟一溃而不可收拾,互相夺路,向北逃命。苻坚随着乱军逃走,几乎被流箭射死。
实际上,许多皇帝御驾亲征,并非无人带兵,而非要天子亲自出马不可,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就不是这种情况,他的身边,可是战将如云,李世绩、李道宗、薛万澈、程名振等等,个个都是有勇有谋的优秀分子,人人都能独当一面,李世民对他们也并非不放心,而他之所以要御驾亲征,是因为他觉得,亲自出马胜算更大。
其他“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大概都是这么想的。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不少天子御驾亲征,不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还输得一塌糊涂,有的甚至把命都丢了,比如刘备,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去打东吴,不但间接地丢了命,还导致国力大损,从此在下坡路上狂奔,把国家都害了。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总结说,皇帝御驾亲征,免不了要对下面的将领进行干预,甚至大包大揽,让将领们一切唯上,不敢作主,放不开手脚,打仗自然没有效率。
没有效率还是轻的,更严重的后果,正在等着他们呢。所以还是老子说得好,“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曾几何时,大唐是一个需要向周边和亲的国家,那时候国力羸弱。在古代有一种方式,既能减少将士流血牺牲,又能减少战乱,还能稳定两国关系,那就是和亲。皇帝将自己嫡亲的公主,送去番邦和亲。
也曾有大臣在番邦和亲时向皇上提议,这是对皇族的蔑视,对皇权的挑战。可皇帝皇子公主众多,可能有的公主一辈子都不被皇上重视。所以和亲这种方式没有理由被皇上拒绝,因为这比打仗可要简单得多。
但公主毕竟是金贵之身,这么做有损天朝威严,所以就从唐朝开始兴起,选择一些宗室之女,或大臣之女,亦或是宫中宫女,加封公主封号,被送去和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原是宗室之女,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请求联姻后,文成公主在远嫁番邦后,吐蕃积极学习汉族文化,文成公主为弘扬藏族文化也作出不少贡献。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被送去和亲的还有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本出生于长江三峡附近的一户普通人家,因皇帝广招美女扩充后宫,而被选入宫,但在进宫后久未受皇上青睐,遂一直郁郁寡欢。
但就在呼韩邪来朝之时,汉元帝召五女欲赐予呼韩邪,谁知王昭君也在此列,并被呼韩邪一眼相中,此时的汉元帝肠子都悔青了,但话已出口,不好反悔,只能答应将王昭君远嫁匈奴。
王昭君在嫁给呼韩邪后两人恩爱有加,并育有一子,但只可惜,呼韩邪命不长,婚后三年就死了。随后王昭君又依匈奴礼俗,嫁给新一任单于,两人依旧过着恩爱的日子。
中原地区的汉族总会和边境的少数民族产生摩擦,边境的异族政权总会想方设法抢夺中原人民的资源。强硬的统治阶层会直接攻打和反击他们,而追求和平的皇帝则会把自家皇族的公主远嫁到边疆,以求一时的安宁。那为什么总是汉族的公主远嫁,而不是异族的公主嫁到中原来呢。
第一个把公主送到边疆的朝代是汉朝。当时汉高祖带领了几十万大军去攻打匈奴,但是他派出去搜集情报的人带回来的情报都是假的,情报上说匈奴的战斗力奇差,所以汉高祖自信满满地带着剩余的士兵继续进攻,最后被敌军团团包围。
因为这一仗他们打了平手,所以匈奴觉得大汉皇朝也不过如此,于是更加频繁地入侵边境,让百姓们受到无穷无尽的困扰。
汉高祖向大臣们征求打败匈奴的方法,有一个大臣就说:“他们的武力比较强,我们是没有办法以暴制暴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婚姻上面做文章,以联姻的方法稳住他们”汉高祖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于是赶紧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这时候汉高祖的大女儿已经进入适婚年龄,所以他想着先把自己的大女儿嫁过去以示追求和平的决心。这样一来,两地的统治阶层就有亲戚的关系,匈奴的大汗也就成了皇帝的女婿,如果公主能顺利生下儿子,那么匈奴的下一任王就是皇帝的外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