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许昌阴谋与喋血
2018-04-14 作者: 穿梭历史的看客
第109章 :许昌阴谋与喋血
在天下诸侯都在积蓄实力的时候,许昌则是布满了阴谋的气息,这个时候,汉献帝正在召集董承,孔融,还有杨彪商量对付曹操的计划。汉献帝坐在龙椅上说:“国丈啊,怎么样,联系各路诸侯的情况怎么样了?”董承回答道:“陛下,各路诸侯收到了陛下的血诏都表示会支持陛下,请陛下放心,我们现在要对付的就是曹操在许昌的势力了。”
杨彪听到了董承的话,大吃一惊,原本以为董承与献帝只是派人询问各路诸侯的意思,然后在许昌依靠董承等人发动政变,没有想到汉献帝居然会发给各路诸侯血诏,唉,陛下真是失策啊,发了血诏,大汉就真的完了,完了,陛下好糊涂啊。想到这里,杨彪大怒道:“国丈,你为何要给陛下出这个主意,血诏是能随便发的吗?好糊涂啊,国丈,你误了大汉。”
董承听了杨彪的话,气不打一处来,用手指着杨彪说:“太尉,你这话什么意思,当初我提议太尉留下与我共同商议对付曹贼的办法,太尉可是借着身体不好离开的,现在有了血诏在各路诸侯手上,有什么不可以,太尉,你给我说清楚了。”
杨彪看了董承的样子,更是愤恨,用拐杖锤了下地下,咚咚作响,然后杨彪看了看董承,又看了看汉献帝,然后向汉献帝说;“陛下,老臣身体不适,要回去休息了,老臣再也不能辅助陛下了,请陛下多保重!”
汉献帝坐在龙椅上,呆住了,怎么自己的做法做错了,杨彪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汉献帝急忙问道:“太尉,何故如此啊,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啊,是不是国丈的做法有什么错误的地方?”杨彪看了看汉献帝,此时的汉献帝是那么的年轻,看来自己还是看错了人了,年轻,始终是年轻的陛下啊,根本不知道发出血诏的后果,想到这里,杨彪抬起头,拱了拱手,跪拜在大殿上,叩了三个响头,然后说:“陛下,老臣最后一次给你建言,停手吧,不要再听董承的话了,陛下你们是斗不过曹操的,陛下,先帝交给你的江山就要毁在你的手上了,老臣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陛下,此时停手,大汉还有希望,以后一定会有人来振兴大汉的,老臣告辞了。”说完,头也不会就走出了大殿。
董承在听了杨彪的话,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等杨彪走远了,董承才破口大骂:“杨彪,老匹夫,你算什么,居然敢这样说陛下,你以为你是谁啊,少了你,我们一定能对付曹操,你看着吧!”
此时的汉献帝也是十分地气愤,将旁边的水杯击落在地上,然后拳头紧握,嘴唇咬紧,用拳头狠狠地锤了三下桌子。董承看见后,说:“陛下,不必动怒,杨彪老了,估计已经糊涂了,我们计划一成功,陛下就可以重掌朝政了,到时候我们给杨彪那老小子看看,陛下是如何复兴大汉的。”
孔融也在一旁说:“陛下请放心,一些兖州州郡的官员,我已经联系好了,他们都表示愿意为陛下效力,只要曹操一死,他们就会赶来许昌,到时候曹操的党羽被我们一举歼灭,我们也不用担心朝臣空缺而导致行政运转不灵了。”
汉献帝深呼了一口气,然后看了董承与孔融,说:“多亏了,两位爱卿,两位下去准备吧,这次我们一定要将曹操铲除,然后光复大汉,到时候两位爱卿就是大功臣,我一定不会忘了二位的。”
董承连忙拜谢道:“多谢陛下隆恩!”孔融则是淡淡地说:“忠于大汉是臣的职责,臣一定会支持陛下重掌大权,请陛下放心。”说完二人就拜别了汉献帝,下去准备了。
董承与孔融走后,汉献帝冷静了下来,思考这杨彪的话,杨彪的才能汉献帝还是知道的,与董承相比,才能不知道比董承高了多少,但是他没有董承忠心,不会像董承一样尽心尽力为自己办事,董承是国丈,家族的荣辱与自己休戚相关,但是杨彪是大族,有大族的顾虑,所以汉献帝一般是比较听董承的话的,但是杨彪刚才的话让汉献帝大感疑惑,难道自己真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杨彪走出了许昌的宫殿,看了看这个宫殿,这个宫殿与洛阳的宫殿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大汉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再,可能很快就有人代替它了,想到这里,杨彪冷笑了一下,然后就拖着老迈的身体回府了。回府后,杨彪就进了自己的书房,将汉灵帝赏给自己的东西拿了出来,然后看着这些东西,杨彪向天拱了拱手说:“先帝,老臣对不起你了,不过我会尽量保住陛下的性命的。”随后,杨彪命下人招来了杨修。
杨修早就知道了父亲回来了,而且还独自一人回到了书房,杨修正疑惑自己的父亲不是进宫商议大事的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下人告诉杨修,杨彪要见他时,杨修急忙来到了书房,一打开书房,杨修看见一房子的东西,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闭目养神的杨彪,杨修上前两步,拜道:‘孩儿参见父亲。“
杨彪看了看杨修示意他可以坐下来,杨修坐下后,问:“父亲,您这是?“杨彪挥了挥手,擦了擦桌前的一个玉杯后说;”这些都是先帝赏赐给我的,今日我就要把它们都卖了,修儿,你去联系一下吧。”杨修一听,愣了一下,问:“父亲,今日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不是去皇宫了吗?卖掉它们,难道父亲,您出了什么事”杨彪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然后慢慢地将今天在宫殿的事情讲给了杨修听,杨修一听,呆住了,半响才回过神来。
杨修看了看杨彪试探地说:‘父亲,打算不再理朝政了?“杨彪点了点头说:“陛下,如今发出血诏,我作为老臣,先帝对我有恩,大汉待我杨家也不薄,我只能保持中立了。”杨修点了点头说:“陛下确实是做错了,血诏到了各路诸侯那里,就成了互相征伐的利器,到时候诸侯都会打着匡复大汉的旗号,四处征伐了,到时候许昌的政令恐怕就没有用了,制衡天下诸侯的大汉诏书已经成了死诏。”
杨彪听了杨修的话,心中也是万般无奈,本来以为董承只是想利用自己在许昌的实力发动政变,就算失败了,到时候自己与世家就可以站出来制衡曹操了,陛下再通过平衡术,还有战胜曹操的可能性,进而恢复大汉,一统山河。可是汉献帝发出血诏后,就不同了,血诏一出,就等于告诉天下,现在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大汉的诏令不是皇帝发出的,而是由丞相发出的,这样天下的诸侯就有理由不听诏令了,既然皇帝被人挟持,那发出的诏令就是伪令,那将在外就可以不受君命。而且加之现在有不少诸侯手上都有汉献帝的血诏,到时候天下诸侯就可以打着匡复大汉的旗帜,互相攻伐,反正陛下都发不出诏令了,而诸侯又有血诏在手,到时候谁是匡复大汉的忠臣,就只有靠实力说话了。本来诸侯还遮遮掩掩的外衣,如今可以公然除去,开始**裸的争霸天下了。
杨修看着杨彪半响不说话,杨修问:“父亲,今日召见孩儿,就是为了告诉孩儿这事,还有什么事情吗?”杨彪抬起头,杨修突然愣了一下,自己的父亲怎么一下子衰老了这么多?看着两鬓斑白的父亲,杨修心中突然一紧,自己的父亲不知不觉就如此衰老了,自己作为子嗣却没有发现,实在是不该啊。杨彪缓缓地说:“修儿,以后杨家可能就看你了,对了,你前面说要去和曹府的三公子一起在荀彧门下学习,这件事情我允许了,荀彧是当时英杰,和他学习学习对你很有好处,以后你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吧,为父是没有办法左右你了,只希望你好自为之。”
杨修听完了老父亲的话,向老父亲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说:“父亲,放心,我一定会让杨家的辉煌延续下去的。”杨彪没有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让杨修下去了,随后杨彪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的私生子过继给了自己的兄弟,然后让兄弟带回族内抚养了,这件事情杨修都不知道。办完了这些事情,杨彪看了看西阳,然后走进了了祠堂,在祠堂内,杨彪小声地说:“列祖列宗,希望你们保佑杨家的子孙……..。”
杨修在得到了杨彪的首肯后,十分地高兴,然后就去到了曹操府上,告诉曹植这个好消息了,不久杨修与曹植就拜在了荀彧的门下开始学习谋略,军略,政略了。
汉献帝并没有听从杨彪的建议,而是继续与董承谋划着对付曹操的行动,此时的曹操正在丞相府内与众人商讨这国家大事曹操坐在主位上问:“文若啊,最近许昌的收支如何啊,哪里还有缺口啊?”
荀彧看了看曹操说:“丞相,近年来兖州的收成都不错,加上屯田,我军基本能自给自足了,不过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很多百姓一年还是吃不上饱饭的。”曹操问:“文若,为何会这样啊?”荀彧看了看曹操说:“主公,本来粮草与钱财是够开支的,但是自从陛下与群臣来到了许昌后,朝中的开支就多了,按品级,我们要给朝廷官员发放俸禄,所以我军的收支就比较吃紧了。
曹操看了看荀彧说:“既然如此,文若,从我开始就给百官减少一些俸禄吧,对了还有陛下,皇室的开支也要减少了,不然我军不够供给了,文若,你觉得如何呢?’荀彧说:“主公,群臣可以减少俸禄,但是陛下与皇室的俸禄如果减少恐怕不妥啊,主公三思啊。”此时程昱站了出来说:“文若,可知一个皇室之人的一年用度可以够多少百姓生活吗?还有朝廷的官员有多少是吃着白米饭的?跟随陛下而来的官员,在下觉得很多都不能用了,请丞相考虑让他们告老还乡吧。”
荀彧本来就反对曹操关于减轻皇室用度的提议,而程昱的建议更加让荀彧大吃一惊,荀彧说:“仲德,你怎么能这样说呢?那些大臣都是跟随陛下的老臣啊,怎么能说告老就告老了?“程昱看了看荀彧说:”文若啊,请问这些老臣有几个是百里之才,大多都是庸碌无能之辈,在这里只是浪费朝廷的俸禄而已,请丞相明鉴。“
曹操看了看争辩的二人,然后问:“公达,伯达,你们的看法呢?’司马朗此时站了出来说:“主公,我认为程军师的话有道理,朝廷确实需要整顿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我们正好可以缩减我们的开支,将更多的军粮与钱财用于兖州的大事上,而不是给一帮人在这里吃白饭!”
荀彧听了司马朗的话,愣住了,怎么连司马朗也如此了,荀彧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荀攸,而荀攸站了出来说:“主公,我也同意伯达的做法,我明日决心开始削减自己的俸禄,同时我家族内不能胜任官职的亲属全部强行告老还乡!”
荀彧听了荀攸的话,完全绝望了,只能在一旁什么也不说了,曹操看见如此马上说:“好,既然如此,公达,你就草拟好诏书,明日上表陛下,同时你们荀家也要带个好头啊。”荀攸听后说:“多谢主公,我一定为主公办理好此事,请主公放心!”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就让众人下去了。
荀攸与程昱和司马朗各自拜别后,正准备回府酒杯荀彧叫住了,荀彧气愤地问:“公达,为何你要同意仲德的建议,这样陛下与丞相的矛盾就会更大了。”荀攸看了看荀彧说:“文若啊,我这也是为了我们荀家,这样我们荀家才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陛下?陛下岂能比得过主公,自负的一个人,如何能一统天下,文若,不要再执迷不悟了,说完就离开了丞相府。”留下了荀彧一个人呆呆的在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