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个人眼都看直了,一个咽了口唾沫,问:“当兵的,你能玩的了这刀,这刀有多沉?”
楞娃说:“五十六斤,上海,砍过一百多鬼子!”
五个人眼中发亮,说:“你杀过鬼子,鬼子长什么样?”
楞娃没回答他们,问他们五个人是什么人,为什么都拿着红缨枪,刚才和什么人在打架,这里是什么地方。
五个人告诉他,这里是安徽北部,他们村子叫左营盘,跟他们打架的是他们邻村右营盘的。相传他们这两个村子是古时候打仗,领兵的将军在这附近布下的两个营盘,后来形成的两个村子。他们是村里红枪会的,跟他们打架的是右营盘大刀会的,两家人为刀和枪哪个杀鬼子更厉害而争论不休,年轻人气盛,有时就约出来真刀真枪的比试一番,可是红枪会的总是落于下风。
楞娃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问:“你们为什么打不过他们?”
一个人说道:“他们村有个学过刀法的,很厉害,相传是哪位大侠的传人,我们都是家传的枪术,就那么几招,干不过他们!”
楞娃说道:“我还没吃饭,如果你们管我顿饭,我替你们****。”他手指着他的大刀,说:“让他们服服帖帖的,这是刀祖宗。”
五个人大喜,说:“大哥,村子就在前边,你跟我们回村去吃!”
楞娃摆摆手:“进村太麻烦了,你看我这身皮。”楞娃害怕再被村民当成逃兵给赶出来。
一个青年就问:“大哥,你不是当兵的?”
楞娃说:“我在上海杀鬼子,结果部队撤退,很多人撤就乱了,我找不到原来的部队了,就想回老家,结果遇上一伙东北军,非让我跟他们干!我不稀罕跟他们干!”
青年说:“大哥你是被抓了壮丁,你放心,在咱们这个地界,不管什么军,都不敢抓壮丁!”
他说完,指使一个青年回村里拿吃的。
楞娃听四个青年讲他们这里的情况。此地属于皖北地界,自古民风剽悍,因为历来受兵祸匪患困扰,村里几乎都有自己的护村队,平日老百姓种田行商,各守旧业,一旦发生情况,各家都有青年劳力拿着武器巡逻护村。不光他们一个村子,在这一片地区已然形成一种风气,红枪会和大刀会两个村子的祖先本就是来此打仗的士兵,流传下来尚武的气息。以前当兵的在这一片走都是规规矩矩的,土匪更不敢打这里的主意。
到了晚清,安徽人李鸿章组建淮军,成为晚清时候的一支劲旅,与湘军齐名,当时的士兵主要来自这一地区。
卢沟桥的炮声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此地划归第五战区,归李宗仁指挥。李宗仁充分发扬此地民风的优势,在**的支持下,发扬民众力量,大大小小的抗日民间武装不下百支,几乎每个村都组织了自己的抗日队伍。虽然他们手里的武器是原始的,但是他们心中抗日的热火是烧的旺旺的。
左右营盘的青年甚至为谁能杀鬼子而每日相斗,可见热情度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