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回京,盐商
2018-04-15 作者: 孤舟书生
第二十五章 回京,盐商
当历史在所有人的身上碾压过去的时候,好多人都是不知不觉的。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卫国*军的第一次试炼钢成功了。可是,就在这巨大的喜悦之时,王家商号突然传来了消息,说六十四岁的道光皇帝估计要让奕詝回北京和自己的六弟奕?去奏对。
目的是为了考验这哥俩那个到底适合当皇帝。
因此,奕詝决定自己必须要去。因为这件事往大里说,可关系到大清的命运和华夏民族的命运;往小里说,这个皇位,自己的争夺,才能让皇阿玛的心中有数。
不过,自己必须等圣旨,只有圣旨让去,我才能去,而且,途中必须快马加鞭,昼夜赶路。一定要给皇阿玛造成自己仁爱、谦恭、孝顺的未来大清明君形象。
1845年6月4日,养心殿总管白胜义到了鞍山,向奕詝宣读了道光的谕旨,要求在中元节(7月15日)之前,回京奏对。
奕詝接完旨后,就在卫国*军将军府里招待了白胜义一行。
卫国*军将军府的饭堂里,四个墙角里各放置了一个直径为六尺(两米)的巨大冰盆,那丝丝凉意比前世的空调好多了。
当白胜义他们进了饭堂之后,精神一下子就好起来了。因为炎热的苦闷已经被这巨大的冰盆给驱散出去了。
当然,这些冰块不是奕詝子在冬天让人凿冰藏于地窖里的,而是用东北盛京这里的硝石来制冰的。
硝石这个玩意,在东北是有的,因为这种东西在火山口是最多。刚好,长白山五大天池都是火山口形成的。那里的石头,就是用嘴舔一下,都有硝的味道。
当然了,硝石,也称消石、火硝、牙硝(古书上又称茫消或北帝玄珠,焰硝等),是一种天然矿物,主要成分为硝酸钾。。
在奕詝从京师搜刮的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凡硝,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若东南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以其入水即消溶,故名曰“硝”。长、淮以北,节过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日扫地,可取少许以供煎炼。
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凡硝刮扫取时(墙中亦或进出),入缸内水浸一宿,秽杂之物浮于面上,掠取去时,然后入釜,注水煎炼。硝化水干,倾于器内,经过一宿,即结成硝。其上浮者曰芒硝,芒长者曰马牙硝(皆从方产本质幻出),其下猥杂者曰朴硝。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入莱菔数枚同煮熟,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则呼盆硝。凡制火药,牙硝、盆硝功用皆同。
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取研末。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同研,木炭则从后增入。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使用巨炮,多从临期装载也。’
当然,这制冰就是利用硝石吸热的原理,将水温降至零度以下。但这不是奕詝最激动的,最激动的是,奕詝的终于找到一种很好的火药了。
把长白山上的硝石采挖下来,然后运到火药生产间。用石碾碾碎后,置于大锅中蒸煮,在水将尽之时,熄火,然放在土锅中焙。焙干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
当然,研粉的东西不是铁的,也不是石头的,而是木轴。木轴一般不会起火,所以是很安全。
最后,把这种粉末按照8分硝,1分硫,1分木炭的比例,制作成最牛逼火药。
当这种火药配置成功后,奕詝立即让卫国*军的所有弹药换成这种成分的火药。
现在继续交代上文:
当白胜义一行在饭堂里和和气气地吃完饭后,在奕詝的安排下,就去休息了。同时,奕詝也对自己不在的这一段时间,安排卫国*军的留守事宜。
当左宗棠,魏源,李善兰,徐寿,沈葆桢,丁日昌,华蘅芳,僧格林沁,容闳,吴绍荣,以及金志义、蓝布察等人到了小会议室后,奕詝就安排一下自己走后的工作。
但令大家感到疑惑的是,这一次的会议,文工团的副团长胡紫雨也来了,而且,奕詝也当着大家的面正式地说道:“凡是我走后,女兵的管理和训练问题,在左宗棠的指示下,具体工作都有胡紫雨进行处理。”
当奕詝一本正经的说完这话的时候,大家都想笑,而且心里也偷偷想到,这不就是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胡紫雨,这不就是我们主子的姘头吗?以后说不定就是皇贵妃了,谁敢犯在她手底下呀!
而且,奕詝要求僧格林沁,自己走后,一定要派人去蒙古召集骑兵,希望能够形成三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