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员道:“你怎么不接受他加入同盟会呀,战时特办,我可以作证。”
李吉笑了,道:“他是个很特别的人,他仗义、正直、豁达、开朗、助人,就是不信政党,还是过去的好汉性格。”
旁边的人插话道:“那就拉他进来,现在实在觉得人手少了,尤其是像我们一样能打仗做苦力的人少了,同盟会里那些读书人只会嘴皮子,打仗还是靠老粗!可惜实干家容易死,用嘴皮的活得千万年。”
李吉批评那人道:“彭刘杨都是书生,那他们三个人就是实干家,他们视死如归,然道不比打仗、干苦力艰难吗?现在还生死未卜,他们是为人民而活的。再说人各有志,我看算了,那天他想加入我一定保证他进来。”
随即李吉告诉大家,彭楚藩,字青云。幼年时,熟读经史,尤好王船山、黄宗羲著述。因向往日本"明治维新",遂立志变革。1906年(德宗光绪三十二年)投入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炮营当兵,结识刘静庵。第二年加入"日知会",被推为评议员。后来,日知会被破坏,改名叫“楚藩”,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充宪兵,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初,先后参加“文学社”与"共进会",任宪兵营革命代表,双方重要会议均参加。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准备武装起义,被推为军事筹备员之一。负责侦察武汉各军布置及防务情况,贡献颇多。10月9日,得悉汉口机关遭破坏,与蒋翊武等在武昌总部决定当夜起义。起义前夕,在临时总指挥部被逮捕,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刘复基;湖南武陵人。光绪三十年考入立高等小学堂肄业,曾随宋教仁联络常德会党谋应华兴会长沙起义,没成功。后又助马福益谋再举洪江起事,事败逃走到日本,加入同盟会。1906年归国,在长沙设了派报所,秘密运销革命书刊,参与筹备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旋返常德设革命机关于抵园寺,事泄,避往上海,协助杨卓林办《兢业旬报)。1908年至武汉,任《商务报》会计兼发行,与群治学社建立密切联系。1910年投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四十一标当兵,参加振武学社,后改组文学社,被推为评议部长,请长假离营驻会办事,大力推动与共进会联合。9月,起义总指挥部成立,任常驻军事筹备员,负责拟定起义计划。10月9日获悉汉口宝善里机关败露,与蒋翊武即时部署当夜发难,仍坚守武昌总指挥部,被清军警包围,投弹拒敌,被捕。
杨宏胜生于1886年,字益三,湖北鄂城人,在湖北新军当兵期间,加入文学社。根据武昌起义总指挥部的决定,退伍离营,在中和门正街开一小杂货店作掩护,传递情报、联络同志。筹备起义时为交通员,负责起义时的弹药运输。10月9日,为准备武昌起义运弹药时,被清政府军侦知,并尾随跟踪。他临危不惧,返身投弹炸敌。因受伤被捕。
最后李吉道:“这三人都英勇不屈,这样的人一定要营救!”
大家一致同意加紧组织营救彭刘杨,同时要李吉到新军探消息,这里只要已组织好马上出去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