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这个人情社会,自己被挤掉的可能性那是相当大,不过如果自己能表现出明显盖过古小天一筹的画技,那这些人在选择古小天之前,都会在心里惦量一番,毕竟,人情之外,人言也是相当可畏的。
富都博物馆目前展出的,共有五幅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齐白石的虾则是四幅,秦起首先站到前面的,是齐白石的一幅《芍药开遍总是春》的作品前。
这幅画,一花一枝数叶,构图可谓是相当简洁了,不过齐白石红花墨叶的花鸟风格已经完美地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在中国传统元素里,红色是喜庆欢乐,代表着民间大众的喜好情趣,是“大俗”,而黑色则是高贵庄严,代表着文人雅士的精神向往,是“大雅”,将“大俗”和“大雅”这两项对立的中国元素结合到一起,一直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大忌,但齐白石却在晚年变法中,将这“大俗”“大雅”的两个东西和谐地放到了一幅画中,让画面不但产生了雅俗共生的异趣,且成为破一代藩篱的笔墨语言。
秦起崇拜大师的,也正是这一点,艺术的东西终究是要朝前走的,创新才是它的生存之道,说到底,艺术还是要彰显自我。
齐白石说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不似”,在秦起的理解里,便是那个叫“自我”的东西。
欣赏了一番红花墨叶之后,秦起转到了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上。
齐白石画虾,其实经历了一个早年晚年的过程。
他早年画虾,基本是青虾的造型,且多是群虾,虾的腿和须画得短密且欠弹性,后腿则多至**条。
至七十岁后,齐白石一改早年画法,加大并明确了虾身的起伏角度,同时对虾足也一删早期的繁多,始而画游足八只。
至八十岁后,齐白石已不再画群虾,画幅之中一般也就画几只虾,且省去虾头前面的短须,只画六条大须,至此,虾的神态全出。
所以,简简单单一个画虾,在齐白石这里,可以说是几十年的锤炼之功,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秦起伫立在齐白石的画作之前,“回照”里仔细体会了那么几幅齐白石画虾时的运笔用墨,心里倒是很有点恍而然之的感觉。
看书千遍,远不如临门一观,这还真不是虚的,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回照时间里,秦起对于曾经的困惑疑怪处,颇有“冰雪千层随春销”的气势,而看到兴奋处,秦起都有立马挥笔泼墨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