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的本身虽然是一个小悲伤的事,可因为众人对阿瑟这人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所以可以说主动地忽略了画家本身,而把视线落到秦起手中的这幅作品上。
这让秦起觉得有那么点小心塞,话说,自己不就是一个立志要成为画家的人么,那这样的一幕哪天是不是可能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看来自己果断得趁着生前出名啊,不然还真想象不出来藏有他的画人会怎样想呢。
会不会有人咒他死?好吧,秦起果断被自己的这一想法弄得瀑布汗了。
下午的时候,秦起陪安以晴听了一堂课,这堂课讲的是构成主义,好吧,在秦起看来,也就是拼拼凑凑的东西,反正是很有点几何抽象的东西,让秦起联想到立体主义的同时,还联想到了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在西方流派中,可以说引起的争议相当大,对于可不可以把它称为绘画都有人提出了尖锐的意见,而从它诞生之初,抽象表现主义便一直是在争议中前行的。
不过它的意义倒是毋庸置疑,因为正是借着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一个新的在绘画领域开始的实验路线便打开它的端始,而西方艺术的中心也随之从巴黎转到了续约。
抽象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从技巧上来说,便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在后世被杰克逊·波洛克随意溅滴在地板上的油彩画作不断运用,而杰克逊·波洛克也正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
波洛克自己这样描述他的作画过程:“我的画不是从画架上来的,作画前,我很少绷钉画布,我宁愿把未绷紧的画布钉在坚硬的墙壁或地板上。我需要一块坚硬的平面顶着。在地板上我觉得更舒服些,这样我觉得更接近我的画,我更能成为画的一部分,因为我能绕着它走,先在四边入手,然后真正地走到画中间去,这很接近西部印第安人用沙作画的方法。”
“我抛弃画家们常用的工具,象画架、调色板、画笔等等。我宁愿使用木棒、泥刀、刮刀和稀薄的流质颜料,或者一种和了沙的厚涂料,加上破碎玻璃或其他通常不用的材料。”
“当我作画时,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我才看到我是在做什么。我不怕反复改动或者破坏形象,因为绘画有它自己的生命,我力求让这种生命出现。只要我与画面脱离接触,其结果就会一团糟。反之,就有纯粹的和谐,融洽自然,画也就完美地出来了。”
可以说,波洛克的作画一开始便与人们对画作的固有观念造成了强烈冲击,从而引起了当时美国公众的普遍愤怒也就不奇怪了,他自己说及他在抽象表现主义进行的创作时说:“我想它应该是一种享受,就像音乐一样,不久你会喜欢它或者讨厌它。但这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我喜欢这花,而不喜欢那花,我想——总得给人一个机会。”
也许正是因为他口里的这“总得给人一个机会”,抽象表现主义在公众的不解和愤怒中开辟自己的道路,此后的罗伯特·马瑟韦尔、弗朗兹·克兰等人,都引领着抽象表现主义继续往前,不过即使是对秦起这样投身于绘画领域的人来说,他都无法接受一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东西,因为照人们普遍对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的一句普遍观感来说——这都是什么玩艺儿?这也能叫玩艺术?要这样的话,我也是个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