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秦起画的纯是线条,在抽象表现主义很重要的画家波洛克手中,他曾画过不少的线条之作,而他著名的“滴画”便是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从而洒出流线的画幅,在秦起看来,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中,波洛克至少还有线条,而作为先驱者,他在那个时代里用他在抽象表现主义的探索成了美国性格在绘画圈的体现,这种性格的核心便是无拘无束,便是自由。
而秦起对这幅碳素笔作品的处理,没有把它变成一堆线条的符号,在这个标榜艺术个性的时代,波洛克可以在画史中以他无规律、散漫自由的滴画留下一笔,但秦起不可以,因为波洛克的画作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在具体的画法上波洛克极易被复制,而这种东西一旦失去了独一无二性这一点后,它的存在便显得无足轻重。
总结起来就是,这个世界不需要秦起再画一幅线条繁乱的“巨构”。
所以,秦起在线条上塑造了人体,而且是多个体,这些人体,与他平时绘成一个整体的线条不同,它被打散了,不同的线条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着构成了整幅画作,也就是说,在艺术的抽象之外,这个东西还有立体主义的影响。
无疑,这幅作品在视觉上给人的观感很有那么点小奇妙,所以看着秦起画画的不少同学都表示出了惊叹之情,特别是秦起在线条运用的流转上,那真是很让人眼前一亮的。
“QIQIN,你画得相当精彩!也完美地解释了你对构成主义的观点!”老外老师赞叹了一句,秦起听得挺汗的,解释构成主义么?他压根都不知那是个什么东西!
从教室出来后,秦起在安以晴的雕塑室里又画了两小时的《海》,这之后,他被方选拉去了一个画室中,让秦起有点意外的是,这里正有一个老外在创制一幅巨幅油画。
那是一幅有一小半墙壁一样的“巨作”,秦起到的时候,一个老外正在梯子上,用一支大号的排刷在那幅作品上刷着色彩。
秦起迄今为止,还真没有看过这样的“巨幅”作品创制,当下也就和方选站在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画手的临场创作,除却秦起、方选之外,还有一十来个观画的学生。
这是一幅非常传统的人物画,手法和技术也都是一丝不苛的古典技法,只是所画的人物,是有着现代气息的一个女子,选取的场景也是有那么点小意思的,那是一栋矗于半空的高楼,女子就那样双脚悬空坐在没有护栏的楼顶上,长风把她的头发高高地扬起,女子的眼闭着,迎着眼前的的浮空。
因为画作先前的底子已经上好了,所以秦起看到的是它最后一遍的上色,这种大部头作品,对于画者对整体把握的功力要求是相当高的,现在秦起都很佩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要去创作的壁画,都是浩浩大作,像西方一些著名的教堂穹顶和四壁,那面积可不是眼前的一小面墙壁可比。
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岗西期廷教学顶部留下的他最著名的一幅壁画,那可是1500多平方米的天花板,折算成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的话,那就是十多栋房子的面积了,而米开朗基罗一开始接受这份委托是怀着一种相当悲愤的心情的。
1505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交给了米开朗基罗一生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顶部作画。米开朗基罗拒绝了这项提议,他唯一的愿望是重返他作为艺术家的最爱——大理石雕刻。然而,决心已定的尤利乌斯比米开朗基罗更为固执。1508年5月10日,米开朗基罗很不情愿地签下了合作合同:“我,米开朗基罗,雕塑家,由于将要进行西斯廷教堂顶部的绘画,收到了神圣的教皇尤利乌斯二世500枚达克特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