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倒不失为一条生财之道,开始做的时候就要做出品牌感来,培养出一批忠实粉丝,就算是让那模仿者也只能在后边永远吃土。名字嘛,暂时用“杜记折扇”好了……这事儿还是交给阿娘来做:自己和清漪都开始长大了,得给阿娘找个事情做,要不阿娘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儿子跟女儿都长大了,不再需要她照顾了,习惯了照顾自己兄妹二人的阿娘,肯定有一种空落落的失落感。还是给阿娘提前找个事业来做,把生活充实了,免得以后有这种失落感。
自己后世可是见多了那种全职家庭主妇在孩子长大上学以后的那种失落感,尤其是到了儿子娶媳妇,或者女儿出嫁的时候——想想也对,这不就跟妈妈失业了一样嘛……
想到这儿,杜笛就对侍墨说道:“我用鹅毛不是做扇子用,而是做一种鹅毛笔。好了,至于什么是鹅毛笔,你也不要问多了,让制作师傅做完防蛀、去脂等手续之后,再送到我书房去,速度快点,我要快用!马上就去跟膳房管事和制作师傅说说,完事儿之后再到我书房,我还有事情要吩咐筱婉姐、你和檀琴要做。嗯,你不要自己去跟膳房管事和制作师傅去说了,只要把我的要求跟杜峰说一下就可以了,他就知道怎么去做了,你毕竟还小,有些事情还是顾不过来。好了,去吧,去跟杜峰说完之后,就到我书房来。”
听到这儿,筱婉向杜笛做了个万福:“小郎君,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可以了。奴婢可不敢当得起郎君叫一声姐的!”
啊咧,自己还是把后世那种见了年轻女子就叫姐的习惯带过来了……尽管大唐社会还没有没有姐姐妹妹这些个称呼,但想必以筱婉的聪慧度,还是能够猜出来这个“姐”是什么意思来的。
杜笛倒是无可无不可,反正就是个称呼罢了:“那以后还是叫你筱婉小娘子了……”旁边一直在做背景众的刘嬷嬷开始出镜了:“小郎君,礼不可废。上下尊卑有别,小郎君以后还是直接叫筱婉娘子的名字就可以了!”
这个有必要吗?不就是个称呼吗,客气点、和气点有什么不好?!杜笛腹诽,不过看到一脸严肃的刘嬷嬷,还有面有赞成之色的筱婉,还是觉得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好了:毕竟自己是从不重视这些“封建残余”礼制的相对平等的社会——起码是名义上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中穿越过来的,自己不重视的东西,对这些真正的大唐居民来说,说不定才是最受重视的,自己既然已经穿越过来了,还是不搞特立独行,还是入乡随俗好了。
果然,嬷嬷这种生物还是惹人厌的……
于是杜笛说道:“刘嬷嬷说的有道理,笛谨受教!”
“小郎君,那我先去跟杜管事说了!”旁观的侍墨应诺之后,就蹬着两条小腿儿跑去跟杜峰学话去了——这小子,倒是有前途,知道在这个时候选择跑路!
看来,在大唐这个社会,自己还要学习和习惯的“封建残余和糟粕”还有很多哦,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乎!
还有,在这个没有电器的时代,要把自己的生活质量恢复到后世自己那**丝一样的生活水平,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这个“发明家”还是要不停地“发明”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