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崛起1796 > 第25章 危机

第25章 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25章 危机

2015-05-01 作者: 不只是勾引

第25章 危机

单成敬听后,不屑一顾的说道:“信口开河,怎么会有危机,我怎么没发现。”

单秉鉴听了高鸿信的话,对他所说的话有些感兴趣,也对自己儿子的语气有些不满,便说道:“成敬,我平常是怎么教你的,听高将军把话说完。”

单成敬听了单秉鉴的话,还想再说什么,只是看到单秉鉴的眼神,便止住了。

高鸿信对这单秉鉴施了一礼,便接着说道:“没想到单先生家教如此之严,怪不得成敬兄能有如此风姿。”

单秉鉴不置可否的说道:“高将军过奖了,与你相比他还差得远呢。”

单成敬听了单秉鉴的话,脸色不由一暗,但是并没有反驳自己的父亲。

高鸿信也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接着说道:“刚才成敬兄说没有发现这个国家有什么问题,那我便把我发现与想到的与成敬兄分享一下,希望成敬兄不吝赐教。”

单成敬听了高鸿信的话,不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不敢,不敢,我洗耳恭听。”

高鸿信便不再客气,立即直奔主题,说道:“首先是人口问题,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在加上拓垦荒地和高产作物的普及,并且整个国家的气温比明末时也有所转暖,目前整个大清的人口可能已经达到了三万万人以上。”

高鸿信看了看单成敬,发觉他脸上有些迷惑,便接着对他解释道:“成敬兄可能觉得人口多是好事,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单成敬知道自己被高鸿信看穿了心事,便直接说道:“难道不是吗,俗话说盛世以滋养人口,人口众多国家就强大,自古都是如此。”

高鸿信笑着说道:“人口多了是可以征召到更多的士兵,人口众多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长期以来耕地面积无所增加,人都却迅猛增加,那便会成为祸乱之源。”

单成敬听了高鸿信的话后,脸色也有了一丝难看,显然他也想到了其中的关键。而一旁的单秉鉴则更是有些震惊,他为这个论断震惊,也为这个说法是出自以为十几岁的少年之口而震惊。

“如果朝廷能开放柳条边,让无地少地的人可以自由进出东北,也就是满洲,估计数十年内朝廷不会有缺少耕地的烦恼,也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农民起义的发生,不过我估计这个可能微乎其微。”高鸿信笑着说道。

单成敬张了张嘴,但是有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他知道高鸿信说的是实情,朝廷是不会轻易让如此多的汉人涌入自己的龙兴之地的,满洲之地是满人最后的退路。

高鸿信接着说道:“刚才也说道土地缺少的问题了,那我接着就说说土地兼并的问题。土地兼并几乎是所有王朝灭亡的根源,当然少数例外。”

单成敬对土地兼并的危害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他只是对高鸿信最后说的“少数例外”感兴趣,于是便问道:“请问有哪些例外?”

高鸿信听了他的问话,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便说道:“比较明显的就是宋朝,宋朝虽然土地兼并也非常严重,但是宋朝本身商业手工业异常发达,虽然也有部分农民起义发生,但是宋朝灭亡的主因还是蒙古南下。其他大部分王朝基本都是因为土地兼并而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才在平叛中耗尽了自己的元气,最终轰然倒塌的,比方说,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唐朝末年的王仙芝与黄巢、明末的李自成等人。明朝如果不是因为农民起义前后十余年的牵制,耗尽了元气,满清要想入关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大清可供开垦的荒地基本已经没有,而土地兼并却愈加严重,现在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只要某地有一两场灾害,可定就会有大规模的起义爆发。就说现在这次白莲教的起义潮,清廷就算要平定也必得耗费十年左右的时间,耗费海量的白银,可能对达到数亿两之多。”

这次单成敬没有在提出异议,他还在思考,显然他也有所收获。

“高将军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呀,不止高将军还有什么高见没有?”单秉鉴问道。

高鸿信也没有谦虚,说道:“当然有,比如说朝廷的吏治败坏,自乾隆中后期开始,朝廷的吏治就有所败坏,后来乾隆有任用和珅秉政,贪腐渎职之风大炽,知道现在和珅仍高职显爵,我估计可能得等到乾隆驾崩以后和珅才会倒台。可是就算是和珅倒台,吏治腐败已经积重难返,据我对嘉庆帝的了解,他基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吏治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俗话说‘治国先治吏’,可见吏治的重要性。如今有恰逢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想要整顿吏治更是难上加难。清廷最大的问题还是军备的废弛,如今各地的义军攻城拔寨,但是八旗与绿营兵根本不堪一用。整个大清的军队经过长时间的承平战斗力已经严重下滑,再加上如今吏治败坏也波及到军队,各级将领贪墨之人多余清廉之辈,更有甚者企图养匪自重,早晚有一天整个湖北会糜烂,进而波及到全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