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楞泰回到了晋中,马上开始整兵准备和汉军交战,高鸿信也向前线增派了兵力,德楞泰、福宁加上太原的兵马共有六万大军,而高鸿信也集聚了将近五万大军,双方对持在交城,祁县一带,双方都小心翼翼,每天派出数百名侦骑搜集对方的情报,两军的斥候经常遭遇,爆发小规模战争,若是十人以下的小队,配上了燧发枪的汉军经常是以零伤亡的代价取胜,但十人以上就互有伤亡,三五十人以上就是官军大占上风。
毕竟在野外地带作战,武器的作用比起人的作用来说退为迟要因素,德楞泰、福宁手下的大军都是转战数省,多年征战的精锐部队,汉军经过数次大的扩张,其中一两年军龄的居多,而且刚刚才参加几次大战,许多只是几个月时间的入伍经历,无论汉军训练的多么刻苦,这种战场上得到的血淋淋经验是训练弥补不了的。
德楞泰也发现了这种情况,但却没什么好办法,毕竟斥候不可能派太多人,所有虽然官军精锐,但吃亏的往往是官军,这样双方对持一个月,官军的斥候丢失了近百人,对六万之众的官军来说,损失不算大,但已大大损了官军的士气,许多斥候都要数十人结伴才敢出去侦察,官军不得不大大增加斥候的人数,所获信息却更少。
两人一直想尽快与汉军决战,但高鸿信却以两县为防线,修好了严密的防护措施,若德楞泰敢用骑兵冲击在栅栏和壕沟后的火枪兵,那简直和送死也没区别,何况汉军手里还有二十门大炮。所以现在战与不战,选择权完全在汉军手里。
高鸿信完全不想冒险与官军决战,汉军现在根据不牢,拖一天,对现在的区域控制便强一分,若是现在决战,赢了,汉军现在也没能力再多占地盘,输了,那就是灾难性的后果,山西马上就站不住脚,即使退入陕西,官军也会跟着追来,若要在陕西大打,自己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后方基地,到时把自己的老底赔光,也只能轮为流寇。
虽然很想早日攻占整个山西,但还不到时候,该忍还得忍耐。
战事迁延之下,又到了嘉庆七年的年底。此时高鸿信治下已有四十多万大军,六七千万人口,四省半地。比当年的西夏王朝地盘更广,人口更多。
而清廷则为汉军占据山西寝食难安,嘉庆皇帝哪怕在木兰围场围猎之时也数次下诏,严令德楞泰、福宁赶快进剿。
德楞泰、福宁每日为义军之事烦恼,最后以前鄂辉的师爷,现在投奔德楞泰的祖高谊献计道:“两位大人,如今两县贼军紧守,我军急切难战,不如绕开交城和祁县,从娄烦县过去,攻击贼军的后方。”
福宁听后担忧太原的安危,反对道:“不可,不可,若被贼军发觉,举兵进攻太原怎么办,到时失陷太原,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