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签订之后,先由内阁审议盖章,然后高鸿信加盖玉玺,有官员随同朝鲜使团回朝鲜,等朝鲜国王加盖大印之后,条约才正式生效。
陶澍并没有跟随朝鲜使团前往朝鲜,他要担任新成立的外交部的尚书。
陶澍也终于更进一步,官职达到了正二品。
对于外交部的成立,还是有些波澜的,毕竟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机构,大臣们觉得为招待藩属国而专门成例一个部门很浪费,因此很多人都反对。
陶澍着实捏了一把汗,最后还是高鸿信坚持才成立的,因此很多大臣都觉得这个部门是皇帝专门为陶澍成立的。
同时,令陶澍烦恼的事情是,关于他的流言更加的泛滥了,他也越来越有宠臣的趋势了。
李昊回到国内之后,朝鲜国内对于李昊与中华帝国签订的条约议论纷纷。
朝鲜自然也有有识之士,对于租借济州岛和一个港口给中华帝国坚决反对,另外中华帝国在朝鲜其他的权利也严重损害了朝鲜的利益。
长久以来朝鲜国内都存在两个派别,一方亲近中原王朝,一方对中原王朝保持敌意。
现在中华帝国要做的便是尽量的扶持亲中派,打压对中国保持敌意的官员,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采取军事行动。
这样再加上在经济,文化上的渗透,不超过二十年,高鸿信便有把握灭亡朝鲜国。
济州岛此时也到手了,高鸿信接下来要便要考虑琉球的问题了。
琉球国,位于台湾与日本之间,对于中国来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现在琉球国的国政完全被日本萨摩藩控制,向中国朝贡的同时,还要向江户幕府朝贡。
现在北方的战事告一段落,高鸿信决定对琉球采取行动,废除琉球国改为郡县制。
东海舰队接到旨意之后,直接从台湾的基隆港(台湾建省之后,高鸿信改鸡笼为基隆)出发,前往琉球国的都城首里城。
神武十三年,先是尼克拉佐夫代表沙俄与中华帝国签订了《中俄友好通商条约》。
数月之后,法兰西使团访问北京,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签订了《中法友好通商条约》。
紧接着,美国使团也与中华帝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条约》。
……
神武十三年(公元1817年)一年之间,便有二十多个西方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各式的条约。
此时的中国彻底融入了世界,中国国内也在遭受着与西方通商带来的涤荡。
高鸿信对于中国现在的发展很满意,周边国家原来大清的藩属国都已经向臣服,另外,对日本的战争,中国获得了虾夷岛的统治权,租借了对马岛。
朝鲜过的济州岛也将要是囊中之物,东亚已经在中国的掌控之中。
剩下的便是要不断的渗透,直到将两国彻底打倒。
未来几年,中国将不断与英国展开交锋,直到将英国逐出东南亚。
当然,对于印度高鸿信还不敢有什么想法。高鸿信相信,一档中国对印度采取军事行动的话,英国为了这个英皇皇冠上的明珠,一定会跟中国拼命。
神武十三年底,有一件事引起了高鸿信的注意,那便是婆罗洲上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也派遣了使团进京,准备确定自己藩属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