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军改(下)
2015-09-29 作者: 懒猴钓鱼
第一百三十九章军改(下)
曹伯瑜宣布完裁军的条件后又开始将包括所有士兵、将官所有人都关心的军中改制问题提了出来。
结合自秦到晋以来的军制,李昊决定对自己的军队以后做以下的改制,从低到高依次为:十人为一伍,三十人为一卫,一百人为一队,三百人为一屯,一千人为一曲,三千人为一营,一万人为一团,三万人为一部,十万人为一校,三十万人为一军,一百万人为一元。
就是军队的作战单位从低到高依次为:伍、卫、队、屯、曲、营、团、部、校、军、元;而这些单位的将官从低到高与上对应着分别为:伍长、卫长、队长、屯长、校尉、游击、参将、狼将、豹将、虎将、督帅。
最基本的士兵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是上士、中士和下士,从伍长到参将这个级别再不分等级了,但包括狼将在内以上的将军以后或许根据军队的扩编和需要会分等级,那是以后的事了目前对于拥有一州之兵的李昊来说还有点为时过早。
军中除了带兵之将外李昊还给这些将领配备了一个副手:文职军官,当然这些文职军官别看是文人挂职但他们的编制却属于军中并不在管理内政的文官之列。虽然他们的身份基本上全部是没有任何武技战力的书生文人但他们却都是对于军事战略、山川地理无比熟悉又能对军队作战出谋划策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想要进入军中任职的文人首要的条件必须是熟悉兵书战略以及地势地理,甚至派兵布阵他们也都得熟悉,可见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当然满足其中一条并且这一条上还很厉害的话可以进入军中任职的。
李昊前天刚一将这个文职人员担任军中要职的说法提出来时,除了曹伯瑜外的所有将官大多都没听说过。还是曹伯瑜有些见识,他引经据典的将秦时到三国时期的那些出名的诸如诸葛亮、凤雏等军师级的人物给他们讲出来后这些人才算弄明白。
其实也不怪他们,如今李昊手下的这些将官大多都是底层出身,他们原来在遇到李昊之前都是大头兵,他们中也就姜飞这个早在吕篡手下担任过校尉一职的将领有点见识。他们一听到曹伯瑜拿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举例子立时就知道了文职军官的重要性,他们举双手赞成李昊的这个提议,他们都想的很简单有了那些文职军官出谋划策他们光展示自己的一身勇力就是了,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
军中的这些文职从低到高以此为掌记、抚军、参谋、都尉、司马、军候、军师,他们对应着的带兵军官为:校尉、游击、参将、狼将、豹将、虎将、督帅。另外三百人的屯长能够形成一股战力了,所以为了谨慎起见给屯长也配了一个文职副手,名为:从使。
这些文职在军中主要从事分析战场地势和敌兵情况再给军中主将出谋划策以及对军队中的士兵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当然也有监督军中将官的权利,对军中主将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防止他们拥兵自重。
当然李昊在军中设置文职将官不是不相信自己的这一帮老属下,他是为了以后着想,以后随着自己地盘的扩大军队的扩编,将领也会增加,有能力的人更是层出不穷,难免以后的那些人不起异心。
为什么这个时代那么混乱,各个势力分分合合今天投降明天反叛的?光北方有多少个势力,这些势力不都是从原来的大势力中反叛出的吗。李昊深知这个时代的复杂性,他不相信任何人,他要在自己的军中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掌控力,为了自己以后着想他不得不在苗头上消灭众人的这个思想。
曹伯瑜提完了军制的意见后,李昊结过话来开口道:“呵呵,刚才裴士元提到的民政上要有法律的约束,而军队中更要有法律、制度,而且要和民政上的律法完全分开,管军的就单独管军管民的就单独管民,两种法律根本不能混用。会后伯瑜你就先按照我们以前的军规参照以前朝代的军队律法再起草一个,今后等你手底下有了人再慢慢完善吧,毕竟这也是个长远的工作。”
曹伯瑜连忙起身答应,李昊摆了摆手让他坐回原位继续道:“我们的这个势力建起来了,你们这些文官武将今后也有了俸禄了,这底下的为我们卖命的这些弟兄们也不能让他们白流血、流汗,伯瑜下一步你也参照我们军中我那时制定的临时的奖惩条例完善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