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轲比能崛起
2015-10-30 作者: 公子门客
第122章 轲比能崛起
虽然说梁啸成功地阻止了田丰的阴谋,但心中还有一个疑惑没能解开。
那个梁仓见到的女人究竟是谁?
就是梁仓带来的锦囊,告诉梁啸说田丰志在图谋并州,会找来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当刺客,要梁啸小心。
这个女人很厉害,所提到的事情全都中了,可越是这样,梁啸便越觉得诡异。
女人是谁?为什么要帮他?又为何对他的情况一清二楚,甚至知道梁仓跟他的关系?
梁啸压下这些疑惑,命随军的郎中着力救治胖槐,终于保住了胖槐的性命。阎涵每日衣不解带地照料他,也让胖槐心中极是舒坦,觉得幸福极了,恢复得也更快些。
在大军来到昭余泽后,梁啸便让徐晃引军撤离离石,一同前往白波谷会师。白波谷眼下正由青牛角驻守,张杨这一路兵力较少,也不敢行军太快,只怕此时还在河内郡磨洋工。
在会合了青牛角之后,梁啸便将目光望向了河内。
从河内进入太原郡有两条路走,一条是从河内郡治所野王出发,顺着沁水河谷上溯到谒戾山,翻越谒戾山后即可抵达昭余泽畔,而昭余泽畔恰在晋阳城以南。另一条路是沿着大河向西,在虞城取道向北,自安邑——绛邑一线进入汾水河谷,经由白波谷进入太原郡。
沁水河谷的道路要近很多,也要险很多,而走安邑——白波谷一线路程相对更远,也更安全。
张杨此时兵不过万,不敢弄险,所以只得沿着大河向西,准备自虞城北向,走安邑——白波谷这条路。
但张杨出发太晚,走得太慢,此时才刚刚越过箕关,刚刚离开河内郡地界。
这一天一早,张杨下令全军开拔,沿着王屋山南麓,向邵亭进发。
这个王屋山,就是《愚公移山》中所提到的王屋山,山势险峻,连绵百余里,邵亭便是王屋山脚下的一个小型壁垒。
古时候华夏大地气候湿热,北方的降水也极充沛,所以后来成为不毛之地的沙漠,在当时都是随处可见的绿洲。这种温暖潮湿的气候一直持续到唐宋时代,气温才渐渐降低,北方愈加寒冷了起来。
但此时距离唐宋还有数百年的历史,就算是后来所谓百害的黄河,也是有着滔滔洪流,与长江看起来没多少差别。
大河北岸的王屋山,更是葱葱郁郁,大河与王屋山中间夹着的河内军,便犹如蒸笼上清蒸的蚂蚁一样了。
温暖湿润换个词说,就是潮湿闷热!
河内军已经开始埋怨起来。他们久不经战事,又大多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平时训练也没有多少水准,此刻碰上老天,就已经队形散乱,斗志松懈了。
张杨只得下令原地休整,但他本来就不太想凑并州战场的热闹,此时走得慢便慢了,他可以很随意地说,无妨无妨,大家好好休息,保存体力。
于是河内军在王屋山下撒开,纷纷找地方乘凉,原本便已经散乱的阵势,此刻竟一丝也没了。他们丢盔卸甲,随意地躺在阴凉处,或者干脆将盔甲垫在身下,犹如一群逃难的难民,毫无军队的样子。
到了午时末刻,张杨还没有下令开拔行进,此时正是一整天中最热的时刻,他们休息就休息吧,反正在这里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河内兵昏昏欲睡,而他们的主将张杨,则是已经在大车中睡着了。
不知不觉中,山腰和山谷里出现了许多的骑兵。这些骑兵不着头盔,皆是以麻布裹头,上面插着一根白色翎羽。
骑兵们悄悄接近了河内军的营地,跨上战马,一言不发地朝河内兵冲了过去。
少头领说过,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等到河内兵终于觉察出了地面的震颤,茫然地醒来,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雁翎骑已经大开杀戒!
到处都是马蹄,到处都是马刀,到处都是鲜血和惨嚎,他们虽然是汉人的装束,可骑术丝毫不必草原人差,他们虽是配着马刀,可攻击的范围似乎比河内军的长枪兵更大!
张杨穿着一条短裤拉开大车车帘的时候,正望见一个容貌丑陋的骑士,拈弓搭箭,“嗖”地一箭射来,箭尖在视野中不断接近,不断变大,终于,张杨的头一麻,顺着箭势向后一仰,便失去了知觉。
聂文随意地砍掉一个河内兵的头颅,插在枪尖之上,放声呼道:“张杨已死,缴械不杀!”
*** *** ***
就在梁啸领军南下的时候,袁绍也领军北上,很快抵达了晋阳城。而此时的颜良,不过才刚刚到了定襄。
梁啸的苍头军从战场上抽空之后,原本均衡的态势被打破,犹如一个真空的气球被刺了一针,接下来的方向也极难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