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当亲身体验到了具备视觉欺骗层次的全息技术后,汪梓涵和霍语思,都惊讶得思想有些凌乱了。
全息技术,吴响和龙国高层早就达成了协议,将全息技术交给了国家,不过就算汪梓涵和霍语思是部级领导的女儿,也一样不可能知道吴响和龙国达成的全息协议。
其实,哪怕是汪梓涵的父亲改委的部长汪正通,龙科院的院士霍建德,也同样还不具备知晓全息协议的条件。
两女实在无比震撼,对深具视觉欺骗性的可触控全息技术,玩得不亦乐乎,也玩得惊叹连连。
此时,她们的心里,对互联网次世界科技公司推出的光触媒系统,已然是不屑一顾,只剩吐槽,而无赞美了。
随后,吴响说了星网公司不久之后也将推出星触媒系统的计划。
虽然对星网公司暂时不推出如此震撼性的全息技术,去震惊整个世界而感到有点失望,不过想通之后,她们也认为,星网先推出只具备镜面平台触控互动技术的星触媒系统和星触媒商品的计划,是正确的。
毕竟再先进的科技,也必须要有一个让网民逐渐接受和适应的过程,而直接就是最成熟的终极版全息技术,无疑太先进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终极版本的全息技术,其蕴含的科技成果其实并不小于真正的vr技术。
互联网推出的光触媒系统和光触媒商品,由于触控互动技术还没达到了最高水平,所以并不能实现全镜面平台的触控互动,在某些镜面上,就无法内嵌触控互动技术。
而某些镜面商品的触控互动,也稍微显得涩滞感,有反应不灵敏等现象。
相反,星网公司推出的星触媒系统,却可以轻松的内嵌一切镜面平台,实现最完美流畅的触控互动体验。
哪怕是镜面投射出的3d立体影像,都可以实现简单的触控互动。
而这种技术,对互联网次世界科技公司而言,就已经算是全息应用了,且还是不能实现对3d影像进行简单的触控互动的应用。
但对星网而言,并没有将镜面平台投射出的3d立体影像划归为全息技术,而是依旧归纳为镜面平台触控互动技术。
最多是镜面投射立体3d触控技术罢了。
星网的镜面平台工厂,正式的名称为星触媒工厂,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工兴建。
媒体也有过不少关于星网公司在全国各地兴建实业和组建物流公司的报道。
甚至一些立场更鲜明靠近互联网的媒体平台,以充满讥讽的言论诋毁星网公司,说星网公司知道在大型网络局域群互联平台上干不过互联网,所以开始转行做起实业。
这也是为什么星网公司会将星网运营权和星网信息安全监管权都让给龙国的主要原因,因为星网公司打算转行做实业,不再做网络了。
更有一些砖家跳出来,搬起各种文绉绉的砖,往星网公司砸,说星网公司此是明智之举,趁着能捞一笔,就赶紧转行做实业,避免了被互联网鲸吞活剥的下场。
互联网次世界科技公司的光触媒系统在龙国掀起了阵阵热潮,而星网则更显得低调了许多,三大星网运营商的装机量,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滑再滑。
不过,不管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办的星媒运营公司,还是网易创办的星联运营公司,又或者腾讯创办的星触运营公司,他们都坚定不移的继续执行既定的星网大型信号基站的铺设计划,在各地继续兴建固定信号源的星网信号基站。
哪怕互联网推出的光触媒系统,似乎成了龙国的主流商品,带动互联网也成为千家万户亿万网民必不可少的网络服务供应商,三大星网运营商的业务几乎受到致命的冲击,当月的星网装机量一下骤减了九成。
三大星网运营商内部,也有高层为此惴惴不安,倒是知道一丁点内情的马云东,丁石,马画藤却都信心十足,并没被互联网和星网上不断报导的砖家言论所影响。
星网兴办实业,那也绝对不是放弃网络业务,而是必然是展和网络业务相关的实业工厂。
就像是星网波导器工厂,星网公司在全国兴建的波导器工厂迄今为止,没有一百家,也有五十家了,据说每家波导器工厂每月生产的波导器,都至少在一千万个。
星网的装机量虽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三大星网运营商,每月的装机量加起来,或许还不到一百万台,而至少五十家波导器工厂,依照每家工厂每月生产至少一千万个波导器,五十家就是五亿个波导器。
已经造成几乎五百倍的量大于求,但波导器工厂依旧没有停止每月至少一千万个波导器的生产任务,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