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民知道高位风光的同时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风险。这风险除了来自于伴君如伴虎的情势,还有来自于朝廷的明争暗斗,所以当新帝许他兵部尚书的职位时,他推辞了。他觉得他挺适合做书院院长的工作的,所以推辞后他依然打算回到石林,可奈何新帝不答应。
新帝自有新帝的威仪,可他对李济民说话时却还是带着恳求:“老大人也是知道的,依从逆王做乱的官员人数不在少数,如今京中官员少了多少,你也是心里有数的。朕需要左膀右臂,让朕能够安稳坐在这宝座上,老大人何不帮忙于朕?”
新帝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济民若是还是坚决推辞,那就不识抬举了。为此,他只好接管了兵部尚书一职。
进京后,不知从何时起,京都就开始流传起李瑶在石林抛头露面经商的事情。为此,李瑶还未进入京城的交际圈,就受到了轻视。接着关于她的事情越传越盛,但是众人最关注的还是本是李瑗的未婚夫为何最终却娶了李瑶。
这一日李瑶伺候在傅老太太身边,傅老太太安抚她时,她不在意地说道:“老夫人你不介意孙媳妇被人说道就是了,我是不会介意的。只是这事情是谁做的,倒是让我想不明白。”
如今回了京,傅老太太诰命恢复了,按照大家规矩,李瑶确实是要称呼其老夫人的,不好如在石林那处一般,称呼上随意些了。
她是李家女儿,若是和她有过节的李瑗和李珮害她,却也不必拿出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毕竟一家子姐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她名声若是不好,对这两人可没好处。
傅老太太知道这流言是针对自家孙媳妇的,但是谁做的这事情,她也摸不着头脑,便自责道:“石林那地苦寒,还要担心北良时不时扰边,所以我才想着让你和景珩回京,如此倒反倒害了你,让你进京被人说了闲话!”
“老夫人不要这么想,若是孙媳妇不在京,有人说了孙媳妇闲话,无法处置,岂不是更吃亏。”李瑶否认傅老太太道,否认完后,她又让其不要担心吧,毕竟流言这种事情,每每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让人防不胜防的同时,也让人很难揪出做恶的人。
若不在孝期,赴宴时,傅老太太倒是可以时常带着李瑶,让人知道他是看重孙媳妇的,可如今孙媳妇尚在孝期,她如何能带着其出去。
这头傅老太太还未想出法子给孙媳妇长脸,新帝那里却因为李济民的缘故,对李瑶有了印象。这还是李济民在听到这些流言时,起了心思压制这些流言,所以才将孙女的功劳在新帝跟前表了表。
李济民可是亲眼所见一亩土豆的收获颇丰的,而且他吃了土豆做的饭食,吃到这东西能饱腹,可当粮食,如此这土豆的价值在朝廷就可想而知了。
为此,新帝就为此专程召了李瑶入宫。新帝是在太皇太后沈氏的宫里见的李瑶,这样也有避嫌的意思。
听了李瑶对土豆的介绍,新帝倒是十分感兴趣,他还问道:“那些土豆,你可带了回京?”逆王之乱,朝廷多次派兵镇压,国库银子就因此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加之北地百姓这两年来流离失所的不在少数,为此,朝廷税赋则成了以后的重中之重。可若是税赋加重,百姓定然会有怨言,可有了这高产能当粮食之物,那就另当别论了。
“回皇上,带了的,这土豆在石林那等苦寒之地是一季一收,在燕京等北地则不然,可以一年两收的。为了这一年两收的收成,民妇也是要带了这土豆回京的。”
这皇帝年纪不大,也是九五之尊,李瑶先时见了其还挺紧张的,这会介绍完了毛线衣后又说土豆,加之小皇帝说话时越来越亲切,她倒也不紧张了。就是自进了宫室后,她一直表示恭敬地低垂着眼睛,看不到这小皇帝长得什么模样,有些遗憾。
这时新帝看了眼太皇太后沈氏,沈氏知道新帝是何意,正打算说时,季庭珲带着太监未经禀示就走了进来……(未完待续。)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