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大明国公 > 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

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喝,惟功,你怎么也到内市来了。”

闲逛一圈,惟功刚要离开,一打眼便是看到李成功和陈良弼,顾承光几人也在内市闲逛。这些公侯府的嫡子和李成功这个刚继任不久的伯爵都是一身华衣,身后都跟着各自的长随,每个长随手中都捧着大小不一的各色货物。

“李兄,正好小弟也有事要寻你帮手。”

惟功一见他,倒也高兴,上前一步施礼。

“惟功小弟,你的顺字行可是真好。”

镇远侯府的顾承光自忖嫡长,向来和惟功不假词色的,此时也上前来,对惟功笑道:“现在逛内市方便的多,就是太方便了,弄的赊欠人家铺子的银钱也没有借口了。”

这自然是说笑,惟功哈哈一笑,答道:“若是承光哥手头不便,只管从我铺子里取便是。”

“这不敢,也不必。”顾承光道:“如果送货能排的往前一些,就最好不过。”

“顾大哥放心,还有陈大哥也是,日后不管到顺字行有什么要求,一定优先便是。”

“呵呵,生受惟功小弟了,暂且还不必,以后再说吧。”

顾陈二人相视一笑,点了点头,带着长随又转到另外一边去了。

他们都是有百万身家的侯爵府邸的嫡长子,和惟功这样说两句不过是看着这小家伙确实有一套,高看了一眼,要说真要什么照顾,或是什么事需要顺字行,那就是笑话了。

不过数年之后,他们便大为后悔,这自然也是后话。

“有什么事能叫你这个能人求到我头上?”李成功笑吟吟的,他的长随都抱着价值不菲的货物,自从老襄城伯过世后,诺大家业都由他掌管,族中也无人管的住有伯爵头衔的他,所以虽然年少,开销花费已经与日俱增,襄城伯出手豪阔的风声,也是颇有一些传到了惟功耳朵里头。

少年朋友,彼此知心,惟功很想劝他两句,话到嘴边,却是笑道:“成功,这里有洋和尚的金自鸣钟是好东西,小弟看中一座,你叫长随搬了回去吧。”

“这东西一座要三百两银子,我嫌它太贵没舍得买……你倒是一掷千金!”李成功闻言大喜,蹲在那个卖自鸣钟的摊子前,啧啧赞叹道:“日中,日仄,日落,都是清清楚楚,一看就知道,这泰西和尚传的教我看没有什么好的,京师现在也不准传,倒是他们制造的手艺活计还真的不错。”

惟功在一边是笑呵呵的听着,这年头耶苏会也不知道成立了没有,但对中国的传教是已经开始了,葡萄牙人在澳门已经立足几十年了,经营得法,算是扎下根来,然后传教士们次第北上,现在估计在南京等地已经不少,到利马窦在万历中晚期到达北京,在朝廷允许下在崇文门附近建立南堂这个最早的天主教堂时,天主教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年的传教史了。

和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教的方式有所不同,当时欧洲公认的就是中国也是文明开化的国度,用战舰和火炮来传教肯定不现实,拿几颗玻璃珠子就换成堆的黄金这种梦也不必做……天文学和数学、几何等学术是敲门砖,吸引了最上层的中国文人中的精英,徐光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另外一条线路就是手工技艺,当时西方的工业生产也就是刚有雏形,织的布还不如中国的土布好看又结实,丝绸什么的洋鬼子见了就流口水,茶、瓷器,都是中国人的手艺业者领先,这种局面在二百年后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英国人为了解决入超的麻烦,不得不用鸦片来平衡贸易逆差,泰西拿的出手的就是钟表等手工制品,这一特点,也是一直到清季也没有改变。

一直到工业产成品进步到成本比土布还低廉,质量反而超出的时候,中国的这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模式才被彻底冲跨,不过那都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事情了。

眼前这座自鸣钟,半人来高,镶嵌着宝石和大块的黄金,造型独特,报时精准,已经是当时中国上层圈子的宠物,几十年后,就在宫廷中都摆的到处都是了。

“承惠,多谢,多谢。”

卖钟的商人笑的嘴都合不拢,张惟功叫来顺字行在这里的伙计,当场交割银子,连李成功刚刚买的货物拢在一堆,一起送到襄城伯府去。

“惟功,你我是知心好友,好好的送我东西做什么……”

李成功推辞了几句,见惟功诚心要送,便也不再推了,只是脸上的笑意,也是多出来几分,十分明显。

惟功笑道:“就是因为咱们够交情,我觉着好的东西才送你……换了别人我还真不必这么巴结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