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后皇嘉树 > 第三十一章 飞鸿传情

第三十一章 飞鸿传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十一章 飞鸿传情

2018-04-14 作者: 灰杜鹃

第三十一章 飞鸿传情

这次出差走了一个月,回到北京后,刘虹不及休息,就来到铁道部上班。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还没落座,秘书小张跟了进来:“刘局长回来啦?这是需要您看的文件,还有您的信。”他把一叠文件放在办公桌上。

刘虹道:“小张,你去通知铁路文工团的贾团长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要和他研究一下到成渝铁路慰问演出的事情。”小张点头道:“好的。”出去了。

刘虹先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放在桌上,然后坐了下来。桌上已经积了一厚叠文件,文件上面放着两封信。她拿起一个牛皮纸的信封,上面竖排着三行潇洒的笔迹,一望便知是易如潇写的。

她眼角含笑,拆信读到:“亲爱的,你是一把优雅的二胡,从遥远的北方把春的笑意传了过来。对,二胡。你有两根弦,一根叫忧郁,一根叫爽利,一起颤动,一起跳舞。你有一把弓,叫果敢,拉动着那两根弦,悠扬的声音经过一个叫真诚的共鸣箱,便有了我心中的仙乐。哦,还不够,你还有一个琴杆,是他支撑着整个二胡,没有了他,弦、弓、箱都会散成一片,发不出任何声响。这个琴杆叫做理想,上面套了两个转轴叫信仰,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你。哦,还不够,还需要一个高明的琴师,是他挥动双臂,揉动琴弦,发出悠远的琴声,他的名字叫时代!而我呢,我是你最忠实的听众,跨越千里,凝望着你的玉颜……”

刘虹笑了起来:“都快成老太婆了,还玉颜?”她把信又从头读了一遍,然后放进口袋里。她又拿起一封白色的信封,一看寄自武汉,上面的字弯弯曲曲,像蚯蚓在爬。拆开来看落款,原来是自己从前那个丈夫的四妹写的,当年这个小姑子嫁出去以后就没了联系,她怎么找到自己的?大致看一看,开头说,当年刘虹嫁到吉家以后,她们姑嫂是如何要好。刘虹一皱眉:当年和这个小姑只相处了几个月,平淡如水呀!然后信上说,刘虹的二儿子投奔姑姑家以后,她们全家是如何地照顾他,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刘虹嘴一撇:空口白牙,不怕肉麻!最后信上说,这位小姑的儿子在京汉铁路当巡道工,如何如何辛苦,想调到武昌火车站,能进武昌铁路分局就更好了。刘虹鼻子一哼:吉家尽出这种孬种!

刘虹把那封信扔进了垃圾桶,心里仍然不舒服。自己的大儿子也在铁路上工作,自己并不想让他产生什么优越感;而且这个老大是个犟牛,自己的话他未必肯听。还是让他自己闯一闯吧!

二儿子呢,没有老大的书卷气,却多了一种痞气,正像哥哥所说:难成大器。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让他打着自己的名义去招摇,做些出格的事。

她喝了口水,想洗去心中的不快。小张走了进来:“刘局长,刚才我给铁路文工团去了电话,他们说贾团长今天率慰问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去了。”

刘虹抬起头来:“今天去的?”

“是的。他们说,在前线慰问的评剧团有很多演员生病,就提前回国了,所以铁路文工团就提前出发了。”

“哦,我知道了。”刘虹道。

“那我去了?”

“好。”刘虹点点头,皱着眉头,站了起来。“小张!”她又把秘书叫住。

小张站住了:“刘局长,什么事儿?”刘虹走了过去,轻声问道:“刚才我看见陈局长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我走的这个月出了什么事?”

小张轻声道:“我们宣传局挨了部领导的批评。这个季度我们铁路的宣传稿件上《人民日报》的数量没有完成任务,和上季度比不但没增长,还略有下降。这些天陈局长经常亲自跑《人民日报》总编室。”

“哦。”刘虹表情变得严肃,心里却放松了下来:“我知道了,你去吧。”

“好的。”小张走了。

刘虹不以为然地坐回了办公桌。她喝了口水,又坐下,先看看有什么重要文件吧。

她先翻看《内部参考》,开篇是一份通报——重庆一个师级干部进城不久,很快想尽办法把乡下的老婆离掉,马上换了一个城里的年轻漂亮的老婆。此事被揭发后,受到**的严厉批评,那人立即被撤职转业,到地方当了一个普通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刚刚成立不久,一个局长把自己的儿子突击发展入党,然后提拔为科级干部。局长已被撤职,他的儿子也被清退出干部队伍。

她暗暗点头:这股风刹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何必呢?

她翻完了内参,在封面前的文件处理签上签了名,然后放到旁边。左手又拿过一份传阅件,是中长铁路管理局报送的《我局采用苏联先进经验的12项基本经验》。她翻了翻,在封面上的文件处理签上签了名,放到右边。她又拿起一份简报,前面有《火车头体育协会成立》、《我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八一”号向建军节献礼》等内容,翻到后面才有一条消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刘虹的心里掠过一丝不快。她放下简报,翻起了那叠文件,把传阅件、简报、内参先翻了过去,找到一份草稿《人民铁道报社改组方案》,认真地看了起来,然后拿出笔开始修改……

改了一会儿改不下去,心里有点慌。她放下文件,把钢笔帽盖上、旋紧,拿起桌上的电话机,拨了五个号,等了一会儿,听到一个柔柔的喂声,那声音像唱歌。

刘虹微笑道:“评剧团吗?请问刘一丹在不在?”

电话里的声音依然像唱歌:“刘书记不在,她这两天在家里休息。”

刘虹放下电话,在屋子里踱了一圈,决定收起办公包,离开办公室。

从铁道部出来往东走,过了几个路口,向北拐进另一条大街,又拐进一个小巷,再进入一个胡同,来到了一个老式四合院。这里灰砖青瓦,雕花木门窗,素雅精致。这个院子以前是旧政府的一个局长的私宅,临解放的时候局长一家老小逃往了台湾,人民政府便没收了他这个房产,分给了四户人住。

刘虹进了院门,迎面是一个灰色的砖雕影壁,中间雕了一个瑞兽,四周雕刻了一些精致的祥云图案。影壁挡住了整个院子。她从左侧绕了过去,院子寂静,只有一个大娘在晾晒衣服。西厢房传来悠扬的歌声:“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她停步听了听,气还足,不像有病的样子。

她敲开了门。刘一丹穿着围裙,举着双手:“妈,你自己坐,我在蒸馒头。”刘虹笑道:“会蒸馒头了,我的女儿真不赖呀!”

刘一丹回到客厅,笑道:“我们慰问团前天才从朝鲜回来,大家都很累,团里让大家在家休息几天,我才有时间弄这个。”

刘虹走进来,环顾四周。屋里还是那几件旧家具,墙色灰白,地面有些凌乱。她在木椅上坐下:“听说你们慰问团的很多人都病了?”

“是啊,主要是水土不服,在朝鲜又吐又泻,就提前回来了。”

“你呢?”

“我还好,解放战争的时候我就带着宣传队走了几千公里,都能适应。这次就是睡眠不太好。”

刘虹关切地问:“是不是这次的危险性更大?”

刘一丹敛起笑容:“是啊。抗美援朝比解放战争惨烈多了!我们虽然在后方医院慰问,但是,我们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随时都可能来轰炸,所以我们随时都要准备躲防空洞。”

“没事儿就好。”刘虹坐在椅子上,沉静了一会儿,问:“小郭呢?”

“他到托儿所接孩子去了。”

“你走了,他一个人带孩子也不容易。”

刘一丹一边切面,一边叹了一口气:“他就是有意见,说没见过哪个大老爷们带孩子的。可我也是为了工作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