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兴师问罪
2018-04-15 作者: 锋励
第362章 兴师问罪
有一件事情,一直令杨天义感到困惑不解:曹文诏不是在山西吗?怎么会突然跑到这里来了?
于是,在下午休息的时候,他便向李正和皇甫涵询问起此事。经过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才终于把其中的经过搞清楚了。
原来,杨天义回京的时候,山西的民变已基本平定。曹文诏在三边总督洪承畴的邀请下,便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了陕晋交界地带,以防止农民军跨境流窜。然而,洪承畴毕竟是洪承畴,为避免大功旁落,当他的包围圈刚刚合拢,便立刻谢绝了曹文诏的协助。
这样一来,曹文诏除了每日饬军练兵之外,基本上便无事可做了。
哪知,这才刚过了一个多月,九月下旬的时候,曹文诏便听到了杨天义在战斗中阵亡的消息。他与杨天义情深义重,而辽东又是他的老战场,悲愤欲绝之下,便向崇祯请旨,坚决要求辞去山西总兵,再赴辽东,誓要为杨天义报仇雪恨。
其时,崇祯尚未接到来自李正的密报,对杨天义的生死也犹自存疑。只是,他又觉得此时恰是巩固战果、扫荡余寇之良机,且杨嗣昌连战之下,正需补充兵力,加之山西境内确已安定,于是,崇祯便批准了曹文诏的请求,命他仍以总兵之职带领五千铁骑开赴锦宁。
就这样,曹文诏便星夜兼程,再次率军返回了辽东战场。
当他赶到锦州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了。可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居然在这里遇上了一个老熟人——皇甫涵!两人曾一起跟随杨天义出使陕西,虽然当时由于立场问题彼此交往不深,但如今皇甫涵既已成为杨天义的心腹,两人的关系自然也是另当别论了。
而更加令曹文诏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触景生情,再一次地痛哭流涕之时,皇甫涵却是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了一个消息:杨天义根本就没有死!
皇甫涵非常清楚曹文诏对杨天义的深厚感情,便毫无保留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曹文诏听罢,顿时怒不可遏,当即便要带兵前去捉拿杨嗣昌,必要将他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皇甫涵便与李正一起苦苦相劝,并以目前杨天义尚且身处险地,一旦打草惊蛇,反而可能会暴露他的行踪为由,竭力阻止曹文诏的莽撞之举。曹文诏这才将怒气渐渐压下,并与众人商定,只等杨天义安然归来后,再去找杨嗣昌好好算账。
刚好,两天之后,杨天义的那道密令也传了过来。于是,他便接受了李正的建议,在杨嗣昌的统一部署之下,带着自己的部队和祖大寿派来的五千援兵,气势汹汹地杀奔海州而去。
杨天义听罢整个原委,对曹文诏的这番真情厚意也是一阵唏嘘不已,想要与这位数月未见的老朋友畅谈欢饮的心愿却也越发迫切了。
只不过,他却怎么也想不到,两人的这次异地重逢,竟是从一场争吵开始。
因为,此时此刻的曹文诏,心中只想着一件事情:眼看战事已毕,大帅荣归,该是时候去找杨嗣昌兴师问罪了!
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辽阳、马不停蹄地冲进总兵府大厅的时候,恰见到杨嗣昌正与杨天义同席而坐的情景,顿时便有一股强烈的怒火从心头轰然而起,竟是也不及跟杨天义行礼,便指着杨嗣昌暴喝一声:“来呀,把这个狗官给我拿下!”
与皇甫涵、李正和祖有功等人相比,只有曹文诏,才有说出这句话的底气和霸气。
他的军职是总兵,与杨嗣昌同级,虽然杨嗣昌还有一个都督的军衔,却又与曹文诏互不统属。再者说来,杨嗣昌当的是锦州总兵,而这里却是辽阳,曹文诏对他毫不客气,便也是情理之中了。
听到主帅下令,曹文诏所带来的一众亲兵齐声领命,随即便要上前拿人。
想在总兵府里抓总兵,这还了得?
不待杨嗣昌出声,立刻有一群卫兵拥了上来,转眼间便将曹文诏的十多个亲兵团团围住,双方士兵舞刀弄枪,怒目相向,只等主将一声令下,便要拼杀在一起。
好在院中饮宴之人皆为军官,又有经略大人当堂坐镇,虽然乍逢巨变,人人惊异,却也只是起身离座,茫然四顾,并未产生太大的混乱,更没有人敢再多说半句。
废话!
总兵对总兵,这样的高级别对话,除了大帅之外,又有谁有插嘴的份儿?
杨嗣昌听到曹文诏进城的消息时,便知他此趟是来者不善,却是还没来得及向杨天义请示,曹文诏就已经出现在了面前。
他低头看了一眼沉稳如渊的杨天义,心中暗叹一声,便离开座位,走到大厅门口,扬声说道:“都给我住手!大帅在此,谁敢妄动刀兵?统统退下!”
卫兵们闻听此言,便纷纷收起兵器,远远地退避了开去。
杨嗣昌又上前几步,直走到那群亲兵的跟前,便热情地对曹文诏说道:“曹将军,你来得正好。大帅一直都在念叨着你呢,说这庆功宴若是少了你,那可实在是不够滋味!曹将军,快进来一起——”